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观点

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用情答好初心答卷

  2004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程赶赴长兴,调研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一路上谆谆教导要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15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15年来,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由13.5亿元到超过100亿元的突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1.3万元和6400元分别增加到5.5万元和3.2万元,城乡收入比为1.71:1。

  一是始终坚持事不嫌小用心办。在扎实抓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烟花爆竹双禁”等“关键小事”的同时,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民情热线反映的诉求,努力做到有问必答、有呼必应。针对人情份子负担重问题,探索开展移风易俗改革,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事少办”,群众由开始普遍难接受转变为现在纷纷拍手称好。针对失信失范难制约问题,探索推行诚信村建设,将村民诚信情况与子女参军、银行贷款、星级文明户评定等动态挂钩,引导村民守诚信、讲文明,提升了基层和谐指数。

  二是始终坚持事不避难盯着办。发挥钉钉子精神,全力解决“老大难”问题。针对“环境治理难”问题,持续开展治水治气治土治废,一行接着一行治、一年接着一年推,实现了从环境监管重点县到国家生态县的巨大转变。首创“河长制”在全国推广,“五水共治”三夺大禹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南太湖沿线建设,已形成一条产业振兴、环境优美的太湖风情带。生态环境大改善加上“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营商环境大提升,太湖龙之梦乐园、吉利汽车等大项目投资落户,今年1~9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0个。针对“学有优教难”问题,不断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坚持打造教育生态链,打响“学在长兴”品牌。针对“就医难就医贵”问题,深入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打造了全国首个“省—县”人财物贯通医联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省城同质量的服务,赴县外住院患者年均回流9000人次,年均减少医保支出3800余万元。

  三是始终坚持事在平常坚持办。注重落实“长效帮”举措,特别是在低收入农户增收方面,在全省率先成立产业农合联,结对低收入农户。注重建立“经常联”机制,结合“三服务”,完善落实县级领导“三联三帮”、镇村干部“互联互动”等机制,常态化联企业、联村居、联群众,帮解困、帮发展、帮致富,实现重点、特殊、困难等对象常联系、常见面,做到群众有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注重完善“随时办”网络,通过与航天五院合作建立“CIG信息平台”,推进网格化管理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相结合,将1180个网格员直接“升级”为代办员,做到群众有需求随时有响应。注重打造“贴身办”队伍,全面提升村干部为民办实事水平,着重建立完善村干部“五个一”机制,要求村干部每天劳动一小时、每周走遍一次联系组、每月一次主题活动、每季一次考评亮晒、每年一次户主大会,特别是全县推行户主大会的做法,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点赞。

  四是始终坚持大家事情大家办。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对每年的民生实事,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再通过人代会投票决定,切实变“领导拍板”为“票决产生”、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在民生实事的推进上,注重发动群众参与,在十里古银杏长廊改造、水口农家乐集聚区升级、茶映南山乡村振兴带建设等工作中,通过社会投、群众出、政府补的方式,只用了较少的财政投入便办成了过去办不成的事。同时,在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壮大工作中,充分调动社会和群众的积极性,去年以来,累计实施225个项目,县财政奖补不足500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7.9亿元,今年以来村均经营性收入已达110万元,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超30万元。

  【作者为长兴县委书记】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4 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用情答好初心答卷 2019-10-24 11236006 2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