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品牌
周江勇 编辑 周宇晗 郑亚丽
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出15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密联系杭州实际推进工作,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杭州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城市。
第一,大力实施“美好教育”,实现“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水平,整治民办初中择校热、中小学生负担重、校外培训乱象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推进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创新学后托管服务,推动371个名校集团向全市域延伸。实施名校名院名所“三名”工程,创办或引进西湖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补齐高等教育短板。
第二,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劳有所得”向“劳有厚得”转变。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集成的“双创”生态系统,建成5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32个国家级孵化器,培育47个特色小镇。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第三,持续深化健康杭州建设,实现“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转变。扎实推进“双下沉、两提升”、智慧医疗、医养护一体化等改革举措,推动城乡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全覆盖,245家医疗机构实现“先看病后付费”,我市健康综合指数居全国第5位。
第四,高水平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变。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统筹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线上+线下”智慧养老服务工程,日常运行的照料中心超过2800个、老年食堂超过1200家。
第五,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实施住房保障“阳光工程”,为27.1万户城区家庭解决住房困难,推进235个城中村改造提升和149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启动950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率先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三无城市”,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群众安全感居全国城市前列。
第六,完善帮扶救助体系,实现“弱有所扶”向“弱有众扶”转变。深化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结对帮扶等工作,30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和258个经营性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实行困难群众低保标准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挂钩,2018年发放救助金8.6亿元,惠及10.6万人。
15年来,我们不仅办成了许多实事,也坚定了持续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决心。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杭州为民办实事之所以取得实效,关键就在于我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贯穿到为民办实事中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
必须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必须构建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的工作闭环。我们坚持“党领导、群众提、政协议、人大定、政府办”,率先实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整合“我们圆桌会”“今日关注”等载体打造“民意直通车”,每年发布综合考评“民意白皮书”,真正忙到点子上、办到关键处。
必须创新技术手段,以数字驱动办事质效提升。我们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率先打造“移动办事之城”,推动民生事项100%网上可办、“一证通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同时,把“城市大脑”作为优化民生服务的重要抓手,上线运行“数据治堵”“便捷泊车”“舒心就医”等48个场景应用,努力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
必须坚持共建共享,最大限度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积极推动在职机关干部社区报到,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武林大妈”“老娘舅”“公羊会”等志愿者、公益组织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做好办学办医、助学助残、扶危救困等民生实事,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性互动。
【作者为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