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和万向集团,确实是一本值得好好解读的样本——即使相知相交了二三十年,今天重新打量,还是发现了很多新的话题,需要探究很多新的答案。
今天,一批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在万向集团的会议室相聚了。他们是老同志许行贯、厉德馨,曾任萧山县委书记的费根楠,最早关注这家企业的资深记者林楠、周荣新,以及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由本报组织的“走进万向·对话鲁冠球”活动,让这些万向集团发展的支持者、见证者、记录者,重新来到他们熟悉的这片厂区。
老朋友相见分外热情。“费书记,还记得1983年那个晚上,我打电话到你家里吗?”当年在一片争议中到万向集团前身“萧山万向节厂”探个究竟的本报高级记者周荣新,和费根楠搭上了话。当时,这家乡镇企业被指责为“搞资本主义”,周荣新和另一位记者赶赴实地调查,发现企业搞得有声有色,有不少值得学习的东西。他悄悄地打电话向时任萧山县委书记的费根楠求证,得到了这位“父母官”肯定的回答。于是,那年8月17日浙江日报在一版刊出了《狠抓影响经济效益的薄弱环节》一文,介绍了萧山万向节厂的先进管理经验,旗帜鲜明地支持这家坚持改革的乡镇企业。
“变化太快了”,1986年参与采写长篇通讯《乡土奇葩——记农民企业家鲁冠球》的新华社资深记者林楠,今天赶到万向集团时绕了不少弯路。正是刊发在《人民日报》并且被媒体纷纷转载的这篇长篇通讯,让全国人民熟悉了鲁冠球和他创立的这家企业。如今的万向集团,已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林楠感慨地说,“走到门口才发现,几十年没变的老路原来就在这里”。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万向集团总部仍然在它起步的宁围镇。难怪鲁冠球谈到自己为啥有“三农”情结时说,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农村。厉德馨也没忘记上世纪80年代初参观这里时,鲁冠球的爱人和其他职工一样,就在车间一线干活,没给什么照顾,而且家里的房子也很小,直到现在一直没搬过。“鲁冠球的个人风采,很值得探究一下”,厉德馨评价,鲁冠球投资决策很理性,但是抓机遇又很“凶猛”。
尽管对万向和鲁冠球都不陌生,但是他们仍有许多问题想弄明白。厉德馨的问题从他送给万向的名字“三跨企业集团”说起。“说说你们跨了多少行业、多少省区市、多少个国家”。鲁冠球回答:跨了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资源等十大领域;除了西藏、青海、台湾,其他省区市都有企业了;至于国家,有实业的有9个国家,有贸易关系的就更多了。厉德馨又追问,在国外办公司有什么好经验。鲁冠球回答,失败以后我们慢慢摸索到,要靠“互利共赢”,才会做一件成功一件。
如今一直在义务负责我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的许行贯,最关心万向集团的“三农”事业。他和鲁冠球探讨,在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兴办合作社等方面,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以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何在?万向的支农情结为什么还在,以后怎么抓“三农”?
鲁冠球回答得挺干脆“这个事业我一辈子都不会变”。他拿出自己昨天手写的一页纸——“屡败屡战、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负众望”。接着说,搞农业一定要有大量投入,这也是种责任。让农业现在赚钱还为时过早,所以企业其他地方一定要赚钱,否则要做的事都是一句空话。“农业产业化道路虽然漫长,但绝对不能放弃。”
费根楠补充道,搞农业不是光有钱能做到的。万向开始进入农业时几乎是屡败屡战,但现在在远洋渔业、种业、资源加工、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成功已有目共睹。
……
听着鲁冠球介绍万向集团的新发展,从入围国家120家大企业集团到拿下首届中国工业大奖、世界名牌,从几十年来年均增长25%以上到最新的企业动向……万向的老朋友越听越有兴趣。当年发掘万向这棵企业“常青树”的吴晓波,自称仍没有能为万向集团的成功找到答案。他对这家企业成长史总结了五个字“稳、忍、狠、深、仁”。林楠则认为万向的标杆意义在于,既能突破现行体制又始终纳入国家经济主流,既能把握市场经济规则又具有对转型期的政治敏感和智慧。
每一个人或许都能从万向近40年的发展中读到成功的“秘诀”。这个关于企业成长的永久话题,在不同阶段、不同企业中带来的启示必然也将是多样的。 (本报杭州12月3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