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楠: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接触“万向”了,也对“万向”进行过比较深入的采访,198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李峰和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乡土奇葩》。
我清楚地记得,在1979年,机械工业部要在全国50多个生产万向节的工厂中选择三家最好的,作为国家定点工厂。乡镇企业不归中央有关部门管,鲁冠球所在的工厂连有关文件也拿不到。他们得不到这些“考题”,当然也就没有同国营厂竞争、充当国家定点厂的资格。
就是这样一家当年连考察资格都没有的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冲杀、突围,成长为今天的大集团。更不容易的是,作为一家体制外的本土企业,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它常青不倒,始终是被纳入我们国家经济主流的企业,它的每一步包括跨出国门等,既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又能获得国家的高度认可。我想,这里面一定饱含着高度的经营智慧和政治敏感。
鲁冠球对他和“万向”三十年的生存智慧有很朴实的概括——他始终确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一定要依靠党和政府,但不能依赖;要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所以鲁冠球坚持踏踏实实地干,企业赚钱一定要在政府允许、支持的框框内,不合理的钱不挣,违法的事更是根本不去考虑,企业的经营方向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好处,以获得最大的政府支持。此外,鲁冠球做任何事,都把握个“度”,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老酒要喝但别喝醉”。
因此,作为本土新经济的代表,鲁冠球和万向集团具有相当的标本意义,对其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解读都非常有价值。因为,他的发展方向可能就是我们许多企业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