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今天,我们如何传播科学
· “一念”之间有学问
· 社区建设的行政化倾向
· 流行文化背后的传统道德
· 断句不能断一边
· 工资能否与物价联动
· 对“全球化”的几种不同看法
· 哲理漫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天,我们如何传播科学
张开逊
  科学传播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

  在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先后出现的文明千差万别,然而人们不约而同创造了极为相似的生存技术。很可能当时的人们在潜意识中认同了自然界的许多规律,信赖自己关于自然的经验,通过语言使其成为思想广为传播,通过劳作使其化为谋生的技能,并确信这些知识能够为自己带来幸福。这种关于自然的经验与艺术、巫术混合在一起,构成远古人类的精神支柱。那个时候,人们在协同交流中,在贸易旅行、战争迁徙之时,传播着艺术和巫术,也传播着深藏在生存技术和生活经验中的科学。

  数千年之久,科学在人类文明的荆棘路上潜行。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一种习俗,一种技术,或者一种见解,一旦流行于世,就可能在长时间内代代相传,如同溪水一旦进入河床就会终年累月地流下去一样。从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出现,直到欧洲文艺复兴的漫长岁月里,在公众的心目中科学是匠人手中魔术般的技巧,是高墙深院里的神秘游戏。

  当塞尔维特由于坚信血液循环、布鲁诺由于义无反顾支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相继蒙难的时候,为之落泪的同情者们主要还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悲悯,而不是出于对真理的景仰。对于那个时代,我们能说些什么呢?因为科学毕竟太弱小了,理解它的人毕竟太少了。

  近代科学的诞生,使科学终于从工匠的作坊、学者的书斋里走了出来,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导致近代科学的诞生,这两个因素直到今天仍然对人类科学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一,17世纪以伽利略为代表的先驱者们,以科学家特有的思维方式,把一个重要的哲学论述变成了可以操作的科学方法。这个诊断是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提出来的。他们指出:“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些拓荒者们使自然科学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以新的方式思索人们早已熟知的事实,观察研究新的现象,发现并且明晰地阐述了它们所依循的规律。这些研究结果对人类至关重要,它们不仅使人们在很多领域离开了数千年的思维误区,而且为新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基础上产生了超越经验和常识的新技术群。其二,当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科学的论坛,使探索者们能够相互质疑、相互丰富,使个人发现的真理成为新的科学种子,在更多的头脑中结出果实。新的科学思想在传播过程中会激发更多的联想、产生新的灵感,使人们步入更多的未知领域。这种传播最早出现在法国和英国,后来迅速扩展到德国和意大利以及欧洲的其他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超越国界和商业利益的新的人类文化传播渠道。近代科学是与科学的传播相伴而行的。当然,这种传播是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哲学的传播。

  近代科学诞生之后的400年间,科学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科学通过自己的物化形态——技术,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许多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相继成为教育的新内容。这些内容早期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出现(例如法国学者丹尼斯·狄德罗在18世纪编辑出版的百科全书),后来逐渐选择那些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基础性的知识补充到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教材之中,使得许多人在步入社会之前就能够获得从前不可思议的科学知识。科学进入教育,是科学传播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到处充满科学的现代社会,人们却以不科学的方式生活着、思考着。

  日历翻到21世纪,高速行进的科学列车已经到达很远的地方。作为现代科学的外延,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经济、政治、军事活动以及社会生活中经常居于支配地位的重要因素。但是,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在注视着100亿光年之外的宇宙,现代技术已经到达纳米量级的原子尺度,然而科学在世界上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科学的传播也是十分不均衡的,众多的人群还没有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幸福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很多地方还没有成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科学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比较容易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则困难得多,尤其当人们仅仅从技术和知识的层面上了解科学,把它仅仅视为有用的工具和博学的证据时,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仍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文化。

  我们看到的是,汽车和飞机问世不过一个世纪,人们已经把数百亿吨石油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使它们大部分变成了二氧化碳,人们很少想过石油在宇宙演化的历程中只能出现一次。在利润的驱使下人们无节制地砍伐森林,绿色正在从世界地图上逐渐隐退。人类对环境的特定需求,是生命在亿万年演化历程中与大自然相依相伴而形成的。这种特定需求的冗余度非常小,环境的任何变异都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核科学的进展使人类未来的能源前景呈现一片光明,然而全世界悄悄储备的核武器已经足以把地球摧毁若干次。

  科学传播需要深厚的哲学基础。

  科学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打开天堂之门;然而稍一不慎,它又会打开地狱之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博士在1999年离任前,对公众作过一次情真意切的演讲,他说:“文艺复兴以来,人们一直赞美科学。在20世纪,人们第一次开始怀疑科学的价值,科学到底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科学和现代技术都是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人类绝不愿意再回到蒙昧艰辛的过去,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昭示公众,以哲学的睿智和理性的人文精神关注科学,驾驭现代技术,确实保证人类文明之舟行进在安全的航线上。17世纪哲学的传播催生了近代科学,新思想和新发现的传播使近代科学迅速成长。400年后,应该使这一极为珍贵的传统焕发出现代光辉,创建新时代的科学论坛。通过传播,实现公众与科学的深层次双向交流,使人类科学活动具有更加深厚的哲学基础,使人文精神真正融入人类科学活动之中,把人类的幸福、人与自然长久的和谐视为一切科学技术活动最高的价值准则。这将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能够真正享受科学带来的幸福,永远面对光明的未来。

  科学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讲故事的使者——科学传播——也永远不会停止说话。

  (作者系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发明协会名誉理事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学海 00011 今天,我们如何传播科学 张开逊 2007-4-2 浙江日报000112007-04-02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