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理解科学方面,有一个理论的假定被称之为缺失模型。这种模型认为,公众缺少科学知识,需要对公众传播科学知识。随着公众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就会提高,对于社会的发展就有益处。这样的模型是一个单向传播的模型,公众作为一个被动的受众承接这些知识。
到了21世纪初,很多学者对于这个模型提出了质疑。如何准确地把这些知识传达给公众?现在的一些传播理论认为,公共理解科学的活动并不一定是单向的过程,而是互动、双向的过程。
从国际上的研究来看,在缺失模型之后,又先后出现了民主模型、参与模型等等,这些模型的提出,带来了公众理解科学实践过程中一些新的动向。这里面有一个重要概念,即所谓的地方性知识。简单地讲,地方性知识有别于标准化的、普适的知识。例如,中国的中医理论就是一种很有地方性色彩的知识。
科学传播领域中有关对缺失模型的反思和对地方性知识之价值的认识,国际上也有一些经典的案例研究,像英国的坎布里亚羊事件,公众对生物技术的态度,欧洲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等。在这些案例中,一个重要的提示是:在实践中,存在着公众对于科学、科学家和政府的一种对抗和不信任。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若只是关起门来按照传统思路来进行科普,很难有好的效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确实是我国科学普及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对《纲要》如何解读?也许我们在关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有一种多元的理解,他人的经验会对我们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在西方的科普实践中,有着从单向的传播模式变成双向、多向的趋势。在这方面,一种非常具体的措施,就是“共识会议”。
共识会议的雏形最早出现在美国,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比较成熟的模式是丹麦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现在很多国家都借鉴这种模式。按照丹麦技术委员会的定义,共识会议就是让公众参与,并使公众在科学技术问题及相关领域的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丹麦,日本也有类似的共识会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日本开始实施了第一次共识会议,主题是转基因治疗;第二次主题是网络技术。到2002年,全世界范围内已经举行了几十次类似的会议。这些会议大多涉及到敏感、有争议的话题。
科学传播中的共识会议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思考。这里面涉及到双向的交流。当科学和技术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时候,涉及到决策的时候,共识会议就需要科学界以外人士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