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先贤们对“休”和“闲”二字的创造和使用,可谓别具匠心,特别是对休闲的独特理解方式和行为方式,可堪称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休”与“闲”的字意中就体现着休闲智慧。“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福禄”的意思,强调人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先人敬畏自然的一种态度。“闲”,通常引申为道德、法度,也有限制、约束之意。“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因而,对“闲”的理解,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余暇、消遣的时间概念上。从词义的组合上,不难看出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它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活动。
谈到休闲智慧,必然要谈到老子。老子主张,人要活得自然,心性尤其要悠然散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所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直以来都受到推崇,并赞誉“体静心闲”。古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传统文化中休闲之境界与智慧。这是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是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所以,休闲——是心灵的驿站。休闲之时,或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或安卧于树荫下的竹椅上,或沉思,或对饮,或交谈……那么,如徐志摩笔下所写,“人类清明的深沉的伟大的优美的思想根源不就可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间,花草的颜色和香气里寻得吗!”正如林语堂所言,享受悠闲的生活是不需要金钱的,有钱的人也不一定能真正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此中乐趣,有丰富的心灵的人才能享受休闲。
注重“自省”与“内敛”,也是我国传统休闲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讲究“吾日三省吾身”。道家则强调“静观玄览”,才能达“道”。 “以静致动”突出了人的自省与内敛的色彩,重视个人的悟性,强调以“中”为度,以平为期,实现人体与外部环境、人体内部的和谐协调,直至“动”与“静”之平衡。在这种状态中,肌肉处于休息状态,血液循环也更趋规则,呼吸也更缓和,一切视觉、听觉、以及神经系统都处于完全的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的精神是自由而敏捷的,因此才能欣赏和感知生命之美好。
休闲实践“依于仁,游于艺”。在传统的休闲文化中,人们很注重“游憩”。何谓游憩?泛指人的消遣、游玩、社交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过在儒家文化传统中,游憩何止一个“玩”字了得!这里有深奥的“礼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论语·述而》:“依于仁,游于艺。”杨伯峻注:“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因为“六艺”对规范社会、教育和引导民众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有“六艺”的世代传承,才可能产生诸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清代闲适小品的休闲文化经典,才滋养了国人的休闲智慧与气质。古代圣贤们还常常将休闲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紧密地连在一起。所以在民间,也诞生了许多休闲品类,比如,赶集、庙会、猜谜、楹联、书院、曲艺、书法等等,都折射出我们民族的休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