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简谈价值观
·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 何为 “群居和一”
· 我国劳动关系变化呈现新特点
·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值得注意的几种倾向
· 是失衡还是失序
· 每个人都能更富创造力
· “第六伦”与21 世纪
· 什么是全球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张开逊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与其他生灵共享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人类缔造的文明世界。我们享受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发明的产物。今天,世界的差别,主要是后者的差别。

  从人类结束漂泊的生涯,开始从事农业活动算起,到现在仅仅500代人的时间。500代对所有生命形态而言,只是演化历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即使最精细的生物学家也难以发现物种特征的变化。对人类自己创造的世界而言,则完全不是这样。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想像一万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

  技术发明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取向。帝国兴衰、王朝更迭、战争胜负,虽然各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无一例外都与人类的技术发明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

  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之一,然而人们依然对发明感到陌生。发明是技术的源头,是第一次出现的技术,技术是重复使用的发明。技术创新的真实含义,就是发明。

  人类发明活动的轨迹

  迄今为止,人类发明活动经历了3个不同时期:史前时期、手工劳作时期和科学起主导作用的时期。在不同的时期,人类发明活动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史前时期,人类在不同地域独立发明了劳作与生存必需的工具和语言。工具使人类能够借助自然物增强自身的力量,延伸躯体的功能,它是人类创造力的物化形态,后来演变为各式各样的机器和工程技术。

  语言使人类能够相互交流,协同活动,构成社会。语言是人类在信息科学领域最早的发明。

  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史前时期人类发明活动达到高峰,发明了驯化动物和植物的技术,产生了畜牧业和农业,奠定了人类生存繁衍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这一时期,人类发明活动与生命自身的演化历程相伴而生,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的出现和结束,加速了史前时期人类发明活动的进程。

  大约五千年前,人类发明了金属工具,告别了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水平迅速提高,开始出现社会分工,造就了涉及多种领域的专业工匠。差不多与此同时,人类发明了文字,使信息摆脱了对生命的依赖,能够以物质的形态超越时间和空间传播。文字能够使人类思维更加缜密,信息传输更加准确,导致文学和法典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下,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时间大约持续了4500年,发明家的主体是各行各业的工匠,发明的智慧主要来自经验的积累和偶发的灵感,发明家们创造了农业社会所必需的多种专业技术。在整个亚欧大陆,人类活动的水平没有很大的差异。

  近代科学诞生,使人类发明活动的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折,社会的主流发明开始建立在重大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相继产生了超越经验和常识的新技术。这些发明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震撼世界,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这些与科学联姻的重大发明,打破了世界均衡发展的格局,历史上许多默默无闻的国家在这次变革中成为强者。

  在这一时期,科学发现以及使科学发现转变为新技术的能力,在人类的发明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代发明家幸运地生活在这一时代之中。

  沉重的使命

  中国曾为人类贡献了不可缺少的重大发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发明家引领着技术创新的潮流。从春秋时期到宋代,1800年间中国发明家走在世界前列。

  公元前6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液态生铁冶炼技术,用极其聪明的办法使铁矿石源源不断地变成铁,并且直接铸造成为铁器。这项发明解决了困扰人类千年之久的难题,促进了世界范围金属工具和兵器的更新,使人类迅速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3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深井钻探技术,使人类能够获取深藏在地下的财富。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瓷器取代了陶器,为人类抹去了石器时代留下的最后一道痕迹,成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

  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能够轻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对欧洲来说,无论是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还是走出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中国的古代发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国没有成为近代科学的故乡,中国古代发明家没有越过近代科学这道门槛。从15世纪开始,中国明显地落后了,当世界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之时,中国发明家没有入围。

  12世纪,北宋画家张择端以高超的技艺完成了巨幅长卷《清明上河图》。当我们仔细欣赏这件稀世瑰宝时,会惊异地发现,画中描绘的房屋、桥梁、船舶、车辆、日用品和生产工具,几乎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许多地方的情景完全相同。800年间,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居然没有什么变化。

  1640年,中国和英国劳动生产率相近,大约是1∶1。200年之后,当英国完成产业革命之时,中国和英国在1840年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108。这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刻,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以传统农业、手工业为基础的落后生产力同以先进技术发明为基础的生产力之间不对称的较量。在这次战争之后,中国被攻破国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是时代的差距。

  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近代科学知识和产业革命中诞生的新技术逐渐进入中国。经过20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在100年里走过了西方400年的历程,由农业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对中国、对世界而言,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沉寂数百年之后,充满生机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在众多领域的科技成就以及发明家们的创造性贡献,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作为知识和工具,汲纳采用西方科学技术是比较容易的。真正理解把握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的要义,并使它成为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近代科学没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社会没有经过产业革命的历练,长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容易在人们心中产生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式。当世界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已经由自然物转变为创造物时,很多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现代主流技术活动中,我们在许多领域缺少重大的原创性发明。在许多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和资源的消耗,并且常常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发明创造还没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社会期待发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迎来了发明的黄金时代。回望历史长河,古代中国的发明家已经远去,现代中国的发明家任重道远,现代中国的发明事业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它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