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AI写论文,该怎么管

  朱浙萍

  2024年高校毕业季即将到来,相比往年,今年不少国内高校先后发文,明确对学生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

  从文献检索到罗列提纲,从文稿润色到数据分析……如今ChatGPT等生成式AI产品正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不少学生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有人直呼,AI已成毕业论文的“第二作者”。

  对于AI论文写作,各方评价不一。

  支持者认为,学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庞大数据库,更加便捷地搜索资料、生成代码,免去一些基础性、重复性的“苦差”,从而提高论文写作效率,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学术创新上。

  批评者则认为,如果学生过分依赖AI,久而久之会产生惰性,不利于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更为让人担忧的是,从学术伦理角度看,AI技术还可能为论文代写、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尽管各方观感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技术进步,各类AI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势不可挡。掌握使用AI工具,也将成为一种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因此,面对这种趋势,与其“刻舟求剑”禁止学生使用AI写作论文,不如直视问题,尽快制定相关规则、厘清边界,为正确合理使用AI写作提供清晰的方法和规范。

  细读近期各高校发布的相关规定,无论是要求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标注模型工具、使用方式、生成过程,还是规定毕业论文中生成式AI检测的结果超过40%将发出警示等,都是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创新的同时,引导学生遵守规矩、不逾底线。面对AI冲击,高校这波积极主动的姿态值得肯定。

  当然,在更加具体、细致的规则和尺度上,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空间。比如,除了加强技术上的监管,有条件的高校不妨开设AI写作公共课程,将使用规范、方法和学术道德都明确教给学生。同时,除了高校的自主探索,也期待形成更多的行业共识和保障机制。

  需指出的是,AI论文写作,只是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带来挑战的一个侧面。除了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值得我们思考的还有很多。比如,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来大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有研究学者提出,未来学生的能力会被分成两种:一种是单打独斗的能力,另一种是AI加持下的能力。

  总之,AI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的“冲击波”是巨大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风浪中主动迎接它、拥抱它,在不断思考和改变规则中,学会与它共舞。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AI写论文,该怎么管 2024-05-15 26841446 2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