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海宁市优秀医生“沉到底”

专家门诊不排队

  记者 陈培华

  通讯员 李迪刚 高朱萍

  本报讯  家住海宁黄湾镇黄湾村13组的孙祖宝走进镇卫生院,坐在了主任医师孙伟面前。从挂号到问诊不出半小时,医生为她化脓的手臂做了清创缝合手术。

  “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门诊,很方便。”孙祖宝说,以前她到市里医院看个病,要转两趟车,来回一趟就花大半天时间,进了医院还要排长队,“如果要看个专家号,人累心更累。”

  如今,海宁患者的烦恼少了许多。从今年3月份以来,海宁市中医院内、外、骨伤、中医等7个临床科室的13名专家组成医疗团队,进驻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这些医生大多为科室主任或副高以上专家。这样一来,每天有专家在镇卫生院坐诊,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这是海宁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海宁让市里的优秀医生“沉到底”,创新实施“县院带镇”模式,市级综合医院至少结对帮扶两家镇(街道)卫生院,承担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到现在,合作结对覆盖率达100%。

  早上6时多,海宁市中医院骨科医师王剑锋就早早起床,驱车45分钟赶往黄湾镇卫生院,7点半准时出现在骨科门诊。王剑锋有13年的临床经验,当天上午,他为闸口村的一位患者实施了手术,切除了鸡蛋大小的囊性肿块,患者当天回家。而在之前,黄湾镇卫生院无法开展这类手术,当地居民只能去市区医院做手术。

  “这样一来,镇卫生院好比变身为市中医院的一个科室了,许多资源共享。”黄湾镇卫生院院长凌丰说,在市中医院专家指导下,他们新增了20多项服务项目,方便居民就诊。据统计,今年来黄湾镇卫生院门诊量同比增加了10%。

  值得一提的是,一条专用光缆把海宁市中医院与17公里外的黄湾镇卫生院紧紧相连。两院合作后,实现了区域影像资源共享,镇卫生院拍的片子可实时传送到市里,由值班专家问诊,半小时内就出结果。

  基层的年轻医生有了师傅带。黄湾镇卫生院年轻的医生朱施雯如今成了市中医院内一科主任乔红元的弟子。从预检、开药到看片,朱施雯跑前跑后,“跟着名师,希望能学到好医术。”朱施雯说,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人手紧,平日培训学习的机会少,现在师傅上门,他们自然学得认真。

  改变,还在医院管理上。市中医院的管理人员李琴仙来到黄湾卫生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护士进行了全员培训。以前,镇卫生院皮试结果全部手写,不够严谨。如今,全部改成敲章,红章表示阳性,蓝章表示阴性,一目了然。

  以前,有病直奔市里医院曾是不少海宁市民的第一选择,如今这情况正在悄然变化。今年上半年,海宁居民选择基层首诊率继续保持在60%以上;合作医疗县内就诊人次占比达到85%,位列嘉兴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据了解,海宁近期将进一步探索市级优质资源下沉的补偿、运行和绩效考评机制,结合各单位实际及基层需求,制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水平。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专家门诊不排队 2014-12-17 3580570 2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