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拿多少钱谁说了算
高管薪酬标准期待“走进阳光”
· 财政部开启“限薪潮”
危机下如何兼顾社会公平和企业效益
· 怎样定薪不是“单选题”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做有责任感的企业
· “年报时节”提振信心
金融危机下的政府干预满足了民众的期待
· 金融高管遭遇“限薪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财政部开启“限薪潮”
危机下如何兼顾社会公平和企业效益

  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国有金融机构2008年度高管人员的薪酬原则上不得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

  国有金融机构在清算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时,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原则确定,在此基础上,2008年度业绩下降的国有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再下调10%。对于2008年业绩降幅较大的高管人员薪酬降幅还应增加,对于2007年度高管人员薪酬明显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应主动加大调整力度,逐步缩小与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对于已发放的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超出部分,要求在2009年的薪酬中抵扣或退回。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在下发的通知中点名表扬了部分金融机构。财政部称,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在2008年度实现业绩增长的情况下,主动降低高管人员的薪酬,这种做法符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据了解,在财政部下发九折限薪令之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家国有上市银行的高管普遍降薪10%。如建行年报显示,虽然其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4%,但高管却自愿降薪10%。而并不列入财政部规范对象之列的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更是在曾经的国内最高年薪6000万的基数上宣布2008年自己拿零年薪。如此大规模的降薪潮出现其实并非偶然,如果追根溯源,就是源于机构的东窗事发。

  今年年初,国泰君安高管人均100万元薪酬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虽然国泰君安很快出来澄清,声明公司董事长薪酬实发83万元,总裁实发80万元,但依然难平众怒。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改制以及高管薪酬改革的推进,薪酬水平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重视人才的表现,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偏高,少数是激高也随之出现,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高管年薪高耸入云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据统计,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等六家上市银行中,2007年度年薪超过300万的高管人数超过20人,仅民生银行就有9位高管税前年薪超过500万。

  虽然有关部门对国企高管一再出台了限薪措施,但究竟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目前看来还是个问号,而且这究竟是金融危机之下的应急之举,还是应当成为今后的长效机制,社会公平与企业效益该如何兼顾,这都是限薪潮留给我们的思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财政部开启“限薪潮”
危机下如何兼顾社会公平和企业效益
2009-4-15 浙江日报000102009-04-15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