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心中永恒的圣地
· 冬日漫步
· 灯·谜·史·话
· 寻亲·脱靴·官箴
· 酒·香·音·韵
· 元宵的妩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元宵的妩媚
□钱续坤
  如果说春节的氛围要用一个词语来加以形容,那么“温馨”是最恰当不过。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一桌其情融融的场景,令人终身难忘。然而除夕又是规矩最多的一夜,譬如不能打破锅碗瓢盆等等,弄得年少时的我们时时刻刻都蹑手蹑脚地小心着。不过正月十五却没有那么多的禁忌,看花灯、猜谜语、踩高跷、吃元宵,一个“闹”字就将那欢天喜地、妙趣盎然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事实上,除掉“喧嚣”的成分,在我看来,元宵更有其“妩媚”的一面。

  元宵的妩媚,首先在于隔壁小妹那脍炙人口的童谣。农村的男孩大多是比较顽劣的,嬉戏起来虎头蛇尾,因此过年时细心保留的鞭炮,到了正月十五已经放得差不多了。可是元宵毕竟要“闹”呀,于是隔壁的小妹就成了当天的主角。从早饭过后,她就被我们缠着学唱一首又一首的童谣:“新年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敲锣鼓,放花炮,扎花灯,闹元宵”;“元宵节,闹花灯,人们个个都欢腾。大街小巷做花灯,满街都是红灯笼……”到了晚上,我们则在火把和灯笼的照引下,三五成群地高唱着白天刚刚学熟的童谣,满村庄地跑动。隔壁的小妹自然也会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她银铃般的嗓音在村庄上空久久回荡,她教唱时的天真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都挥之不去。

  元宵的妩媚,其次在于青年男女那悠然神会的浪漫。黄梅戏《夫妻观灯》小时候不知看了多少回,那惟妙惟肖的表演,那生动活泼的语言,那欢乐明快的节奏,让人情不自禁地羡慕那对小夫妻在元宵之夜看灯的幸福和喜悦。不过,这表现的只是元宵“娇媚”的部分,比“娇媚”更含蓄的则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这首词写的就是元宵节,语言回环错综,颇具民歌之风,女词人对旧日情人的忧郁缠绵之情跃然纸上,不因为别的,只是一腔浪漫的怀想而已。还有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农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小小的一个上元夜,发生过多少灯下相识、两情相许的故事,怎一个浪漫了得!

  元宵的妩媚,也在那齿颊留芳的汤圆。“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除了闹花灯、看焰火那些热热闹闹的场景,元宵节还有一道甜甜蜜蜜的美食,那就是吃汤圆。祖母说,元宵夜吃汤圆,寓意阖家团圆幸福,生活甜蜜美满。一家人围在一起做汤圆,不仅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且丝毫不比除夕之夜的温馨逊色多少。拿来一小块湿软正好的糯米粉,稍微拿捏一下,用手指按下一个凹形的小坑,再挖一点事先做好的白糖猪油芝麻馅,用手均匀一搓,一只白白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烧开水,把一只只汤圆下到沸腾的锅里,等到汤圆似一群白鹅浮在水面,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轻轻咬开外皮,那油而不腻、黑润香甜的馅子,顿时充满了唇齿之间,香气久久不散,幸福周身弥漫。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元宵的妩媚 2009-2-6 48256F32002924A6482575500007450A[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