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去年,在中国这个稻作文明发源地的超市里,出现了70元一斤的日本大米。泰国香米也销量高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要求除了量,还有质。
“世界顶尖级的日本越光大米为什么好吃,就是因为品种好。改良品质除了靠技术,主要在于对现有水稻基因资源的繁育开发。”魏兴华博士这样对记者说。
中国是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在发现的水稻基因有4.6-5.6万个,通过育种生产被利用的只有5%,还有95%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
魏兴华这个博士的工作有点像是保管员。他和他的课题组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尚没被利用的95%延续下去,等以后去发掘和利用。
他所在的种质保存课题组组里有5个科研人员,是所里最忙的一群人。现在,全球共有14万份已知的水稻品种,而他们的资源库里已经有7.5万份不同的品种,资源库里的水稻品种数量是国内单项作物种子库中最大的,在全球水稻种子库的地位,仅次于在菲律宾拥有10万份的国际水稻研究所。
在种质资源库中,一些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大熊猫还要珍稀。最宝贵的是野生资源。我国现有三个野生稻(未经人类培育的稻种),其中又分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全世界野生稻按不同的科学家的分类,一共有20-24个品种,现在只有一个还没收集到。
种质资源当然不能像古董那样藏在保险柜里了事,这也是为什么稻种资源保存需要一大帮博士硕士绞尽脑汁的原因。现在他们用两种办法延续种源:一种是脱水保存。当种子水分控制在8%以下,放在零下20度的环境里保存100年没问题。在0度,也可以保存15-20年。另一种办法是利用种殖办法来达到延续保存,这也是魏兴华博士所说的他们之所以最忙的原因。
这个种子库设置的种子保存期限是20年,所以每年都要完成5000份不同品种资源的繁殖计划,这样轮换着来让所有7万多份品种资源都能得到保存。从育秧播种到管理收割,再到评价,这些他们都要在试验田里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把多出来的份数进行社会利用,免费提供给全国各地的公益性科研机构、种子公司和对育种感兴趣的农户个人。现在每年“分享”的有70多人次。
“杂交水稻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利用了海南普通野生水稻中的一份基因。要让大米具有较好的口味等优良品质,同样要从种子资源里去找,从不同品种中去发掘那些优良的基因和遗传特质。”
当然,我们的水稻专家面临的是与国外完全不同的环境。为保证粮食的自给自足,我国水稻良种繁育偏重于提高产量。他找个比方说,泰国可以在100公斤亩产的基础上抓优质,而我们必须在400公斤单产以上的高产量水平之上再来实现优质化。
随着对水稻品种资源的不断开发,这几年具有某些功能的“功能稻”也相继出现,像富硒米、黑米、有机米及糖尿病人专用的海糖米,中国水稻所也培育出了基尔米等,这些无不与基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