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水稻所的朝九晚五
· 育种专家:
“裤带不勒”要靠良种培育
· 资源专家:
从种子基因中寻找老百姓口味
· 无论花多大力气
抓粮食科技都不为过
· 稻作专家:
让农村的老人妇女轻松种水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米价飚升,粮食问题引起各国高度关注。而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众多的中国,始终坚持粮食的自给自足。
在这样的奇迹中,水稻担当了中国粮食安全的第一重任。杭州近郊的富阳,有一个以中国冠名的水稻研究所,一群“高知”,多年来默默地生活在郊外,就是为了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成空言——

水稻所的朝九晚五
■本报记者 陈洪标
  中国水稻研究所有高中级科技人员150多人,他们的家大都安在杭州城里,他们平时的工作地方是在富阳的实验基地,每年的11月份,有些就要前往设在海南陵水县的南繁基地,在那边的试验田里,最短一呆就是一两个月,干的也是“农活”。他们是科研人员,也是“学历最高”的农民。

  这样的生活,其实是不典型的“研究所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每天一早六点便起床,从家里出发,在7点20分之前赶到所里的班车乘车点。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来到研究所的各自的试验田或者实验室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直到下午4点半,再乘班车回杭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水稻所的朝九晚五 ■本报记者 陈洪标 2008-5-15 浙江日报000132008-05-15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