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当下文艺批评的致命缺陷
· 科学与人类和谐
· 2007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 趣味哲理
· 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的环境代价
· 世界不是平的
· 《中国家谱总目》即将在上海问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下文艺批评的致命缺陷
李朝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论是作家、艺术家、文艺批评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对文艺批评的现状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许多人都在呼吁、倡导真正的“批评”,客观的、科学的、说理的批评,对文艺创作真正有帮助的批评。综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深受西方思潮熏染下的中国文艺批评,笔者认为大致存在着三方面的致命缺陷:

  批评的游戏化。文艺批评行为单纯注重批评术语和规则的熟练操作,忽视创作者及作品,忽视读者。在熟练地了解、掌握了一整套的西方文论的概念、名词之后,似乎就可以运用这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度来评价和评论一切的文艺作品及创作活动。由此将严肃、严谨的文艺批评这一学术活动降格为语言游戏,文艺批评者也由此成了马不停蹄追随“西风东渐”的被动接受者,只能在游戏的圈子里活动,按照游戏确定的规则“发言”。这样的批评势必疏远作者和作品,同时也远离了读者,降格为文艺批评小圈子里的游戏,唯有批评者自己乐此不疲,其他读者(包括创作者)都成了局外人,对其了无兴趣可言。

  批评的作秀化与事件化。批评是对创作的阐释和引导,是一项独立的事业,但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对批评的独立性提出了严峻考验。不少的批评者难耐这批评的日益边缘化和冷清寂寞,或为名利观念功利目的所驱使,或为了抢占批评领域“话语霸权”,热衷于批评作秀,制造批评事件,企图重新占领“话语中心”地位。

  批评的作秀或表演化与事件化和创作方面的表演化有关。上世纪90 年代后,文艺特别是文学逐渐边缘化,为了引发社会公众关注等功利性目的,文艺创作故意弄出“声响”,“城头变幻大王旗”,各种名词不断翻新,花样迭出,目的只有一个: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与此相呼应,文艺批评也纷纷竞先从西方思潮下手,不断引进现代文论,直至八九十年代及当下西方流行文艺思想。“文本”分析,“心理”分析,解构、“消解”意义与告别崇高,声称“断裂”,文艺批评领域的一个个“事件”无不与西方思潮密切相关,并从其中汲取思想营养。它们在批评界内外引发的热点事件接连不断且方兴未艾。

  批评的浅表化。文艺批评的游戏化、作秀与事件化都映射出文艺批评的浅表化。这种西方思潮影响下的文评,对于西方文论的借鉴吸收,大多比较急躁,功利性强,缺乏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国情及文学现实的充分了解与掌握,未能很好地做到以西方之石攻中国之玉,未能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本土化,实现其与中国文学的良好结合。

  因为译介、引进西方种种文艺思潮的仓促与浮躁,批评者缺乏对西方文论武器的熟悉与把握, 加上运用这种批评武器方面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批评没能很好地指导创作者及其创作,指向阅读接受者。这样的批评注定是相当浮浅、表面化和缺乏学理性的,是对西方文论的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经常有沦为文化垃圾的危险。这种缺乏个性的批评,既体现出批评主体独立性品格的匮乏,也烛照出批评者理论修养的偏颇和局限,更不可能产生出经典性、或能带来深远影响的作品。

  批评是刀。批评是手术刀,看准了病灶一刀下去,病患解除疼痛尽消。批评也是理发刀,能将多余而不雅的毛发修理得干净利落,却又丝毫不伤肌肤。刀的运用还必须遵循用刀的规则, 否则它也可能被用于个人的谋名逐利。至于那些一味吹捧、肉麻抬轿的文字,那是称不上批评的, 充其量也就是广告而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学海 00011 当下文艺批评的致命缺陷 李朝全 2008-1-28 浙江日报000112008-01-28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