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进一步深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样一个完整的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的观念体系。2007年,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热潮涌动,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多达百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此为关键词的条目近千篇,百度、谷歌搜索引擎上的条目达上百万条。讨论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多学科的互动与交叉;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三大特点。
对“生态文明”的多元解读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个新型文明形态,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构成了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随着2007年“生态文明”首次被纳入国家未来的战略布局,以往学术界所关注的“生态文明”的热情再度高涨,追求生存本位的智慧表达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验与深层觉悟成为学者们的共同心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尽管争论和意见颇多,但学者们普遍的感受是,科学发展观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建设”概念在理论层面的拓展
随着“四位一体”战略的确定,社会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学也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理论回应,社会学界加大了对“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力度。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理论基础研究及其历史考察;开展与之相关的、涉及社会建设基础的各类民生问题的研究;以社会建设作为重要的核心概念,探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重建等重大理论问题——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与“中国马克思学”问题
2007年,一系列关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不仅推动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也引发了研究其他马克思经典文献的热潮。
儒学的当代转型
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儒学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学界相继举办了不同规模的研讨会,把儒学置于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问题背景下加以考量;一些报刊还开辟了“儒学的当代转型”专栏。
经济学视野中的快乐和幸福
人类的快乐和幸福是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2007年,经济发展与国民快乐、幸福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特别是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
新公共管理研究的新收获
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医疗改革”、“公共部门社会化”在行政领域的试验,学术界对新公共管理的认识和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2007年,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讨论再度成为政治学界、行政学界、管理学界的热点话题。
都市化进程的学术镜像
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今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因此也成为近年来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对象。2007年,相关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
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建设与走向
2007年中国思想史研究热点纷呈,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中国思想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中国思想史学科本身的特征和研究方法等根本性问题的研究。
(《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