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 农民“种文化”好在哪里?
· 在创新创业中实现新发展
· 神经经济学
· 能耗过高引起科学家高度关注
· 被误解的国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郭海军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强烈的自觉性务实性,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内在要求。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能否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这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所在。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才能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干出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所在。构建和谐社会,民生是根本。关注民生首先就要反映群众呼声,听听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民意,重视最基层的民意诉求,这样才能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出符合民意、合乎民生的决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开拓造福于民新思路新境界的基本途径。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从群众的要求和意愿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开拓造福于民的新思路、新境界的根本方法和重要途径。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善于总结和提炼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在准确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中不断获得事业发展的新动力,才能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开拓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才能从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不断提升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蓬勃发展,日益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正确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自觉把尊重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去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信赖和拥护,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时代发展对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提出的新要求,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在新的形势下,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上动真感情,下真功夫,见真成效。

  ——要以正确的态度认真关注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首先要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态度。领导干部要始终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努力解决,做到真诚理解群众、真情引导群众、真心关心群众、真正相信群众,时刻以深厚的爱民、亲民、为民情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要以科学的眼光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当前,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日渐宽裕的同时,更加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更加向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期盼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形势,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清醒认识和敏锐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思想观念从一切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陈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要适应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利益需求、生活方式发生的新变化,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成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过程。

  ——要以扎实的作风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全面把握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摸清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最新动态,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的思想脉搏。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要扎实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创造,使我们做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要以务实的方法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全面把握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坚持的务实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求为民之真、务为民之实,不断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要高度重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综合分析群众的愿望和想法,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做顺应民意、化解民忧、温暖民心的实事,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造福于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郭海军 2007-10-8 浙江日报000112007-10-08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