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磐安有一个“天下第一臼”
· 十个女人一台戏
· 【三】
· 【四】
· 【二】
· 【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蛟川走书”是一种民间说书形式,与我们常见的评话、评弹等说书艺术有相似之处。100多年来,“蛟川走书”在镇海、北仑、慈溪和舟山等地影响甚广。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蛟川走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屈指可数的走书艺人在崎岖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
十个女人一台戏
■本报记者 刘一丁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浙江省第三届曲艺新作大赛上,由宁波市镇海区文化馆选送的“蛟川走书”《炮魂》荣获表演一等奖。消息传出,一群来自东海之滨的女演员相拥欢庆。更让她们兴奋的是,10余天之后,当2007年“文化遗产日”暨第二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系列活动在杭州拉开帷幕时,这台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镇海成功研制四轮磨盘炮架为背景创作的曲艺节目——《炮魂》,被邀请亮相西子湖畔的吴山广场,并且赢得数千观众的阵阵喝彩。“蛟川走书”,在经历了100多年的传承之后,第一次让省城观众知道了它的名字。

  盛夏,记者前往镇海采访时发现,在一片掌声的背后,如今真正能够参加“蛟川走书”表演的,总共仅有10位女性。她们用自己并不坚实的肩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担,终于迎来了“蛟川走书”艺术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十个女人一台戏 ■本报记者 刘一丁 2007-7-20 48256F32002924A648257315002A71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