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乡镇财政的“阳光实验”
· “拉家常式”的预算初审
· 最终预算“体现民意”
· 细化到上百条的“一亿二千万”
· 质询式的“公益关注”
· 乡镇里的“公共预算课堂”
· 财经小组为“消赤”出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终预算“体现民意”
  预算调整的最终结果,让颜玮钧感到满意。

  他和9名代表联名提出的修正议案,获得了101名代表中的100张赞成票。最终被写入政府预算调整的修正案。

  按照规定,如果对镇政府的“预算修改方案”不认同,人大代表可以5人以上联名提出“预算修正议案”。修正的权限是,削减或者增加某项预算支出的金额、否决某项预算支出。

  议案一经人代会表决通过,政府就必须修改。“这种程序上的安排,形成了一种刚性的约束机制。”公共预算专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马骏教授称,这是一种“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创新”。这也使他更加相信,即便是镇一级的人大代表,也完全能够理解政府财政预算里面的核心内容。

  “这一天,议案一共收到16件。主席团审查后,14件作为普通意见处理,2件作为议案。”新河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林仁福说。

  最终通过的预算调整方案中,进行了四大项的调整。社会救济补助的支出增加了6万元,此项开支从政府行政运行经费里拿。至此,政府运行的经费从最初方案中提出的1463万元,下降到1432万元,减少了31万元。

  政府预算的调整原则,也在与人大代表和普通群众的一次次沟通之后,变得逐渐明晰起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通过整个过程,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制度性平台,”郭海灵说:“我们更了解农民在想些什么,他们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而颜玮钧希望,镇里的领导“思想更开放一点”。

  郭海灵说他不敢怠慢,因为这只是一年的开始。等到年底,预算的执行情况还要接受全镇代表和公众的评估。“这个镇长不好当,”他笑着说,“政府的执政能力,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最终预算“体现民意” 2007-4-13 浙江日报000102007-04-13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