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乡镇财政的“阳光实验”
· “拉家常式”的预算初审
· 最终预算“体现民意”
· 细化到上百条的“一亿二千万”
· 质询式的“公益关注”
· 乡镇里的“公共预算课堂”
· 财经小组为“消赤”出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乡镇里的“公共预算课堂”
  颜玮钧的想法,得到了在场许多人的附和,赵敏华把它记录下来。会后,这些建议和意见都要汇总出来,形成报告,在第二天的人代会上向全体代表宣读。

  赵敏华是工业组初审时的主持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镇人大财经小组的成员。让村民和人大代表一起讨论政府预算,然后由财经小组来汇总意见,是新河的首创。

  这一次,工业组就预算调整提了7条意见,其中一条就是赵敏华本人的想法。“需要调整的项目应当有明确的解释,或者在初审会上,要有各线分管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在场,便于大家讨论。”

  只有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在场,他觉得还不够。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振华副教授在现场也表示赞同,这样的沟通需要加强,“有回应和解答,思辨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激发出来。”

  人大代表的培训是在4月3日那天上午进行的,新河镇请来了上海市人大培工委的周梅燕研究员给全镇的代表开了一堂课。

  先是每个人做了一份《乡镇人大代表履职基本知识测试》的卷子,测试结果让这位来自上海的专家觉得还算满意。接着她结合实际案例,给这100多名特殊的“学生”讲乡镇人大基础知识,以及基层预算审查的内容,还告诉他们该怎么写一份规范的代表议案。

  “公共预算的课堂”第一次摆到了一个乡镇,这让许多人充满了好奇。新河镇宣传委员颜忠明说,乡镇希望凭借这样的努力,“加强代表的履职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乡镇里的“公共预算课堂” 2007-4-13 浙江日报000102007-04-13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