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诗人吟咏得最多的花,是梅花;我国画家描绘得最多的花,也是梅花。梅花凌雪怒放,先天下而春,产华夏最早,常居百花之首。
3000多年前,《诗经·国风·召南》中就有一篇《标有梅》。梅树经过长期人工栽培,后来才选育出很多供观赏的“花梅”品种,古时种植的则是“果梅”。古代召南国位于现在陕西渭水一带,那时黄河流域气候比现代温暖,因之梅树可在露地开花结果。梅子,自古就是人们赠礼的佳品,调和鼎鼐的美味。西方的梅树是从中国引种去的,因此英语里就没有“梅”字,与“李”共用一词“Plum”。据我国梅花专家研究,梅花培育至今,已发展到二百多个品种。按枝条生长姿态可分为:直脚梅、杏梅、照水梅和游龙梅等类;按花型、花色可分为:江梅、宫粉、大型、玉蝶、朱砂、绿萼和洒金等型。千姿百态,五彩纷呈,蔚为奇观。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留下了一首传诵至今的五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当时隐居于陕西蓝田辋川的王维,探问在他河东蒲州故园里的梅花。由此可知,1200多年前山西南部还有梅花开放。中国是梅的故乡,至今岷山、大巴山和西藏等处,还不断有大片的野生梅林发现。由于物候的变化,现在梅树大多栽种在长江以南各地,我国著名的赏梅胜地,如杭州孤山、邓尉、梅园、梅花山、罗浮山等处的“香雪海”,都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大多属于不结果的重瓣“花梅”。
我国古代热爱梅花的著名诗人,写出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咏梅诗。如隐居西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北宋诗人林和靖,他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已成为梅花最好的写照。最近,我请国内著名画家郑熹创作了一幅“孤山梅鹤古今情”的水墨画,为拙文增色。明代杰出诗人高肩在《梅花九首》中开首几句:“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毛主席生前很欣赏这些美好浪漫、才华横溢的咏梅诗,兴来挥毫书写,主动持以赠人。
南宋的陆游就是一位咏梅大家,他一生写下关于梅花的诗,就达百首之多。“一树梅花一放翁”,他就是梅花,梅花就是他,简直进入了花人合一的境地。他写梅的名篇《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962年冬天,毛泽东读了陆游这首咏梅词后,也用同一词牌,写下一首反其意的《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一反陆游壮志难酬、孤傲忧郁、清高自负的文人情愫,而豪迈地唱出迎着冰雪报春,引发百花争放,亦不居功自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与气魄。毛泽东除了评点过陆游、高启的咏梅诗词外,从“菊香书屋”的藏书中,发现他还圈读过清代两位诗僧的咏梅诗。一首是蒋锡震的《梅花》:“竹屋围深雪,林间无路通;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另一首是德元的《玄墓看梅》:“石墙茅屋老梅丛,仄径危崖处处通;半岭人烟香雪里,下方鸡尤白云中。”
我国诗人爱梅是有传统的,中国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的作者,就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我国画家爱梅也历史悠久,梅花古画流传至今的,年代最早的当数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两幅了:一幅《梅花诗思图》,画中水边梅干横斜,草堂里老翁对着案头的瓶插梅枝,若有所思,似将赋诗,意境深远。另一幅《梅石溪凫图》,画中梅花盛开的悬崖下,几只水鸭在溪中嬉戏,颇富情趣。元代著名画家王冕,自号“梅花屋主”,他画的《墨梅图》,描绘早春开放的一枝梅花,清新峭拔,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蕊萼,疏润皎洁。并题诗言志:“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留得清气满乾坤。”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清高孤洁的性格与情操。这几幅写梅名画,一般难得见到,如逢秋高气爽时节,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去或能有幸一饱眼福呢。
在我国近现代大画家中,也不乏“梅痴”。如张大千81岁时,还画梅寄托思念家乡之情。他对“不认梅花是甸花”的人,竟愤慨到指为“顽无耻”的激烈程度。又如吴昌硕原为书法金石家,也因酷爱梅花,后用写大篆和草书的笔法,画墨梅兼红梅,酣畅淋漓,借梅花抒发愤世嫉俗之心,自称为“苦铁道人梅知己”。他曾在浙江安吉老家的“芜园”里,栽种了30多棵梅树,经常雪里雨里,早晚阴晴,一边执壶品茗,一边仰面观赏,梅之种种生姿意气,皆入于胸。他画梅始终师法于梅,笔笔皆殊状,幅幅不雷同。吴昌硕晚年移居沪上,曾叹道:“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他逝世后,家人遵其遗嘱,营葬于余杭超山报慈寺前的“宋梅亭”畔。那棵历经八百多年的六瓣古梅,至今仍苍劲挺拔,冷香四溢。
杭州超山的“十里梅花”,我曾踏雪去寻访过。那里种的是果梅,因此该地还以产青梅酒和蜜饯青梅驰名江南。超山梅花虽为单瓣,聚树成林,盛花时节一样能将人醉倒。杭州街头卖“梅什儿”的小担子,曾吸引过我童年的心。直到如今,久居京城的我回故乡,总要到“采芝斋”去买几颗超山产的酸甜爽脆的青梅来尝尝。儿时喜欢吃的东西,到老仍滋味无穷。
至于说到“蜡梅”,本名黄梅,也原产中国,如今在湖北神农架山区还发现成片的野生蜡梅,因其花小香淡,民间称为“狗蝇梅”。栽培的优良品种,花密而香浓,如馨口蜡梅、虎蹄蜡梅、素心蜡梅、檀香蜡梅等,盛产于河南鄢陵,宋时就畅销于汴梁。因其花瓣似黄蜡捻成,芬香又似梅花,故苏东坡称它作“蜡梅”。人们把它与梅花看作姐妹花,其实梅属蔷薇科,蜡梅则为蜡梅科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距甚远。宋代浙江学者王十朋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他曾赋诗云:“非蜡复非梅,梅将蜡染腮;游蜂见还讶,疑是蜜中来。”如今腊月里在扬州瘦西湖五龙亭上赏雪,就能闻到扑鼻的蜡梅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