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初醒的“碗窑”
· 诗灵画魂最爱梅
· 水乡初雪
· 社区
人物
群像
· 三·魂·铸·秋·侠
· 新安
浮水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安
浮水上

■吴育华
  新年元旦,朋友送给我一本《西湖名人书画邮票珍藏册》,汇集了历年来有关杭州西湖的纪念邮票,现代书画家仅选了三位: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三位大家都已先后仙逝,巧得很,今年都刚满一百岁。十五年前,叶老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前来游览千岛湖,我作为全程陪同,亲耳聆听他在文艺创作方面的教导,受益匪浅。

  1991年5月29日,刚上班,我就接到通知,说是叶浅予先生要来建德,叫我陪同接待。当时,我还在县文联工作,这种接待是驾轻就熟。不过,叶老是全国书画界的泰斗,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连载漫画《王先生》,被称为“中国三十年代的社会世相图”,而轰动中国画坛,我自然就不敢怠慢了。

  10点左右,叶老由女儿陪同到了建德。叶老虽已八十多岁,身板还挺硬朗,留着花白的短胡子,尤其是那双眼睛,深邃、明亮。

  先去新安江畔的毛竹园,叶老对毛竹园有一段特殊的情结。八十过后,每年都要回老家桐庐小住一段时间。他经常在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这条黄金旅游线上走走。毛竹园是他常去的地方,有家人陪着,拿个速写本,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饿了,就在小摊边吃两只油沸稞。有次,建德一位老画家办个人画展,叶老特地从桐庐赶来祝贺,到中午12点多了,车站去接了几趟,还不见人影,最后在马路边的小摊里发现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馄饨。1980年,他把补发的3万元工资全部捐给中央美院作奖学金,在那时,3万元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就像古代的文人墨客那样,手上一有银子,就会撒将出去,这也正应了他一生的座右铭:“对生活知足常乐,对艺术精益求精”。

  画舫轻轻地犁开万顷碧波,身后抛下了两条长长的白练。新安江电站大坝到了,叶老微眯起两眼,喃喃自语:新安江,新安江,群山变岛山了,天堂人间啊!他已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那时,我刚出了第一本抒情诗集,恭恭敬敬地呈上,请他指教。他打开诗集,边看边笑着说:“想不到你还是位诗人呢!这么多的风景诗啊,黄山,莫干山,还有一首《严子陵钓台》。”叶老是桐庐人,自然要看这首诗了。他那时年事已高,目力已经很不好,但仍然用浓重的乡音一字一句地翻读起来。

  我知道叶老的家乡情结很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叶老在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三厅工作,任漫画宣传队长,在南京街头举办抗日漫画展;四十年代深入到贵州苗岭地区写生,画出了《苗家姑娘》、《凉山舞步》等一大批佳作;六十年代初,迎来了画家创作的巅峰时期。1978年,他呕心沥血作了《富春山居新图》长卷,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爱慕之情。82岁时,把历代名家的72件书画精品,还有他自己的128件作品以及数百册珍贵资料,捐给了当地政府,县政府回赠两万元,他坚辞不受,实在推不掉,就在《荣誉状》上写道:“此款转赠桐庐县文联”。

  在船上边聊边看,他又拿出了速写本,给船工导游画头像。叶老从墨西哥漫画家珂佛罗皮斯那里得到启迪,三十年代起就速写本随身带,这一带,就是六十年啊。我想起了“拳不离身,曲不离口”的谚语,这在叶老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半个小时以后,叶老又睁开眼睛,在速写本上沙沙沙地记着什么,过一会儿就把我和导游叫过去。原来,叶老正在回忆和孕育新安江的新旧歌谣。只见本子上写着:

  新安江民谣

  一滩高一滩    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    新安在天上

  游客新民谣

  高坝拦一滩    滩滩变湖湾

  群山变岛山    新安浮水上

  叶老眯起眼睛,笑着对我说:“我这个新民谣作得咋样?”我真佩服叶老的记忆力和诗思敏捷。第一首是清乾隆年间诗人黄景仁作的《新安在天上》,第一个“高”应是“又”,大概是笔误造成的。第二首就是叶老信口吟出的了。我连声说好。那天,叶老一路上兴致极高,对新安江城的建设赞不绝口,说拦了一个坝,建了一座城,翻天覆地变化了……

  分别两天后,叶老还专门给我寄来了墨宝。这是一幅写在四尺三开宣纸上的行书题字:

  一滩又一滩 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 新安在天上

  高坝拦一滩 滩滩成湖湾

  群山变岛山 新安浮水上

  一九九一浅予录新安江古今民谣

  我见过叶老的许多绘画作品,叶老以画舞蹈人物的国画为主,那一撇一捺一点一钩里,正跃动着舞蹈的精灵,但书法还是第一次见到。正像珍藏册里说的“其行书用笔沉稳多变,枯润相间,妍险并存,意趣横生,韵律感极为鲜明。”如今,我还发现叶老的治学十分严谨。他回去一定认真查了资料,把《新安在天上》那首“高”字改回“又”字,而第二首有两个“变”字,他就改一个为“成”字了。

  今年三月是叶老诞辰一百周年。他的书画,他的品质将永存人间。他对我的教诲,成了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