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聚焦“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 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藏汇于民”尚需制度先行
· 增量意味国力增强
但增长过快令人不安
· “宝藏”不可随意花用
关键在于调整经济结构
· 外汇储备管理的“新加坡模式”
· 从集中到分散
用市场化方式消解风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集中到分散
用市场化方式消解风险

  “在外汇管理上,应研究日本国家外汇储备少于我们但民间外汇远远多于我们的做法,鼓励‘藏汇于民’、‘藏汇于企业’。”夏斌如此表示。

  中国社科院金融发展中心主任易宪容也表示:“对中国过高的外汇储备,需要用新制度安排来促进其结构调整,以便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易宪容为此开出了“三味真药”:对此前“宽进严出”的外汇政策取向进行调整,解决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政策源头;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有序可控地拓宽资本流出渠道,构建完整的“走出去”外汇管理促进体系。

  而最早把“藏汇于民”新思路摆上台面的是吴晓灵。根据吴晓灵的解释,央行提出的“藏汇于民”就是希望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化解和消化央行手上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够合理的外汇储备,让国内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更便利地进入外汇市场,让他们乐于持有外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推出更多的外汇交易品种和工具,以保证持有外汇的居民或企业有增值之途径,有规避汇率风险之工具。如果这样,完全集中在央行的外汇储备风险就可以分散到整个社会。

  在外汇管理新思路明确后,从今年4月13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服务贸易售付汇及境内居民个人购汇等三项管理政策进行调整,正式开始把“藏汇于民”这一汇改新战略付诸实施。

  今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时再次提到,为了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今后对外投资将由“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由国家对外投资向民间对外投资转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