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5月17日讯 (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石萍) 474人需要救助,1335人愿为他人提供服务,其中1153人愿意提供无偿服务。今天,记者在杭州文新街道看到了这组刚刚统计完的爱心互助行动调查数字。街道民政科科长张晓剑说,需要帮助的人不少,愿意提供帮助的人更多。目前,行动已正式进入互助结对阶段。
今年3月,文新街道开展了旨在帮助辖区困难群众的“文新街道爱心互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需要救助的基本上以孤寡老人、残疾人员、失业人员、长病重病人员为主,他们需要精神慰藉、陪医陪购、生活照料、就业援助等服务。而志愿者们则按照自己的情况和特长为邻里提供服务,代购物品、家政服务、经济援助、陪聊陪购、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社区公益劳动、接送小孩……
家住沁雅社区的郭先生愿意无偿为他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我们家是三口之家,孩子已经念高三了。做家长的都知道养孩子不容易,现在双职工接送孩子都很不方便,我工作时间有弹性,愿意帮帮他们。”郭先生说,能为别人做点事情、献点爱心,心情也舒畅。
也有不少年轻人忙于工作,除了普通的社区公益劳动外,就在经济上对困难群众进行援助。“在我们社区收到的200余份反馈表里,有十几份是愿意提供经济援助的,基本上是工作比较忙碌的年轻人。”府新社区主任申屠清弟说。
愿意提供志愿服务的,还有不少“新杭州人”。38岁的肖春平是江苏人,来杭州11年,一直在南都社区天湖公寓做保安,他也报名提供志愿服务。“我选择了陪老人聊天和提供法律援助两项服务。”肖春平说,他和他的同事共6个保安都填了志愿表。记者了解到,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保安兄弟,月收入不过千元,却全部志愿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为了让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切实的救助,让提供服务的人能够找到适合的服务对象,真正实现爱心互助,文新街道的11个社区正在开展更深入的调查结对工作。张晓剑说,街道正与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合作,将这次调查中的部分志愿服务者发展成基金会义工总会文新分会的义工,专门服务文新街道的居民,让爱心互助形成机制,长久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