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四百人需要救助 千余人伸出援手
· 东帝汶警官的中国第一课
· “执行救助基金” 解当事人燃眉之急
· 温州单位评议活动 名次升降有奖惩
· “坏孩子真的很坏吗”
· 储道平同志逝世
· 共建和谐“试验田”
· 杭州上城千名老人 有了“电子保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共建和谐“试验田”
——绍兴横桥村外来人口管理服务走出新路子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邬红艳 王蕾
  从“外地人走中间,本地人走路边”,到“碰面打招呼,有事一起上,有忙大家帮”……这是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横桥村对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新探索带来的新变化。日前,记者来到了这个并不起眼的城郊村采访。

  横桥和我省其他很多城郊村一样:本地人不如外来人口多。常住人口1800多人的村子,居住着2000多名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村里696户人家,有1013间房出租给了外来人口。

  出租房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85%,但由此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打架斗殴、黄赌毒等很多治安问题不断显现。“我最忧心的是,越来越突出的治安问题只会加大村民对外来人口的不信任感和对立情绪。”村委会主任孟大兴说。

  横桥村幸运地在2004年成为当地寻找管理与服务外来人口“良方”的试验田,一系列富有探索性的创举由此产生。

  横桥对所有出租房进行编号登记,所有房东除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外,还需填“出租房屋、暂住人口变动联系单”,通过房东联系信箱和电话等形式在第一时间通知警务室。

  横桥5个自然村各有1名外来人口专管员,负责对出租房屋及租住人口进行包干管理,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确保“人户一致”。如今,该村的外来人口登记率和暂住证办证率达98%以上,“人户一致”率达95%以上。

  外来人员也享受到了格外周到的服务:租房有统一规范的放心合同;办暂住证有人上门照相;有事找辖区民警和村干部,只要看一下手中的连心卡和便民服务卡就可以了,因为他们的联系电话全在上面……

  一张和谐“网”的建立与完善,使租住在横桥的外来人员感觉到自己真正成为这个村子的一分子。串在这张“网”上的是3个自治组织:出租房东协会、外来人口协会、企业协会;5个小组:外来人口服务小组、出租房管理服务小组、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小组、纠纷调解小组和外来人口维权小组。

  “我们外出打工最怕的就是遇到什么事找不到人帮助妥善解决,一些不合法的事就是这样‘闹’出来的。”在横桥村南方家私厂工作的广西籍外来务工人员金耀仪说,如今他若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找有威信的外来人口协会“老乡会员”帮助协调解决,也可以找村外来人口服务小组、外来人口维权小组等。

  横桥的外来人口新管理和服务模式带来的最明显成果就是治安好了。辖区民警金建光介绍说,该村的刑事案件2004年为21起,去年为14起,而今年至今只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一辆电动自行车被盗。

  村民们感触更多的则是他们和外来人口之间的隔阂正在一步步消除,越来越像一村人。村里设立的“道德风尚奖”和“敬业奉献奖”评选中,外来人员的先进事迹不断出现:江西籍的谢锦满拾金不昧,交还失主手机和2000元现金;安徽籍的丁文春多次主动成功调解老乡间的纠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