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底,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卫生局联合成立“劳务工就医难问题工作小组”,展开深入的调研,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前后实施了20年,深受外来工欢迎的深圳当地布吉镇的基层医疗保险制度,即“布吉模式”。
“布吉模式”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缴费水平低,每人每月6.6元,由用人单位缴交。虽然就几元钱,却能既保门诊又保住院,投保者门诊和住院费用在用药范围内的免费,对转诊到上一级医院的,按规定项目核实报销80%,报销金额年度累计不超过5万元。
20年来,这项措施在布吉镇深受外来工和企业欢迎,2003年参保人数达到了10万人。
调研结果表明:“布吉模式”以每月几元钱作为筹集标准,为劳务工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是有生命力的。但“布吉模式”存在抗风险能力差、保障水平低、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如医疗费最高只报销5万元,而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限额可达32万元;药品目录只有700多种,比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少了一半。
工作组在进行一个月的调研后认为,劳务工医保制度可以借鉴“布吉模式”的经验,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加切合劳务工实际。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办法》出台了。
管林根介绍说:“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从一开始就针对劳务工收入较低、年纪较轻、大病较少的就医特点,提出了‘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三大宗旨,让劳务工能够就近、低费看上病,看好病,是专门为劳务工‘量身定做’的。”
除了缴费水平低外,“既保门诊又保住院”这一原则,就是根据劳务工的年龄、身体特点来制定的。
深圳劳务工由于年轻人居多,患大病几率少;加之招工进厂前要求体检,患慢性病、重病者一般不符合招工条件,难以进厂,因此企业劳务工患慢性病、重病的概率更小。因此,劳务工对门诊保障的需求比住院保障更迫切。
在决策过程中,深圳市政府还充分考虑了用人单位的费用负担,尽量使企业能够而且愿意承担。
面对这些变化,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教授说:“每人每月十几块钱的酬资标准,从保障水平看,也许只迈出了一小步,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政府开始注意到外来工这个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加以解决,在制度层面确实又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