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深圳: 为外来工“定制”医保新政
· “4元医保” 就像“冷水洒进热油锅”
· 升级“布吉模式” 新政为外来工“量身定制”
· “曲高和寡” “就医难”碰撞“热不起”的医保
· 新政背后 还有多少“暗礁”
· 让人留恋的 深圳“布吉模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曲高和寡” “就医难”碰撞“热不起”的医保
  深圳,有600多万的外来劳务工。他们同其他人一样,是这个年轻城市的建设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深圳的辉煌。但医疗保障的不完善,使他们无法承受起一场大病,小病也只能扛着,看不起病,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大生活难题,进而也就成为社会问题。

  “就医难”本该促使劳务工更加积极地寻求医疗保障,然而,在人口已达到千万的深圳,截至去年底,参加社保的劳务工仅为146.5万人。

  一方面是外来劳务工人“病不起”,另一方面,医保为什么也“热不起来”?

  其实,早在1992年8月,深圳市就将外来劳务工纳入了全市统一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但由于没有考虑劳务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缴费基数过高,劳务工没有参保积极性。深圳市劳务工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到1995年6月,只有20000名。

  为了将更多的劳务工纳入进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深圳市多次降低保费的缴费标准。1996年7月1日深圳颁布的《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对劳务工医保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保费缴交标准降为2%,但将保险范围缩小到只有住院保险。2003年7月颁布的《深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将缴交标准进一步下调为1%,这样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2005年8月达163万人(含参加综合医疗保险的劳务工)。

  虽然2003年7月下调以后,按上年度的平均工资,劳务工每月只要缴25.51元,但是,这对于平均月收入600元至800元的劳务工来说,负担依然不小,劳务工自己缴费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一些工厂也不主动为外来工购买保险,大多数的工厂只愿意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深圳全市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工厂为员工购买了住院保险,能够为员工购买综合保险的工厂更是屈指可数了。这样,外来工一旦得病,尤其是大病,他们的就医难问题就更是突出。

  “劳务工‘就医难’的原因,不光是劳务工收入低支付能力差、医疗费用高、企业不按规定给劳务工办理医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前我们针对劳务工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要真正关爱劳务工,使之没有后顾之忧,就得有探索创新的精神,寻找一条劳务工医疗保障的新路子。”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管林根说。

  改革“曲高和寡” 的劳务工医保政策,已势在必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