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空前加强。为了继续赢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获取最大的国家战略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已立足全球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产业政策的目标及其政策体系,力求从全球范围来解决资源在部门间和部门内配置的效率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产业政策出现了转型,由原来视野仅局限于本国产业范围的传统产业政策,转型为从全球视角出发的国际产业政策。
国际产业政策形成的必然性
国际产业政策并非指全球统一的产业政策,而是指由一国或国际区域内的相关国家,经协调后制定的、作用范围超越国界的、具有开放性或国际性特点的产业政策。对于国际产业政策形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有学者提出了两种解释:一是市场失灵具有跨国传播的先天特性,所以产业政策功能必须突破一国国界,在多国间纠正市场失灵。二是如果国家某一产业的最小最佳规模都大于该国的总需求,那么该市场必将超越一国国界,继而产生对国际产业政策的需求。
有学者从国际分工角度,总结了国际产业政策形成的必然性。他们认为,随着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国际区域内的分工结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以一国范围为对象的“封闭型产业政策”,必然转型为以更广阔地域空间范围为对象的国际产业政策。
总的来说,以往封闭型产业政策转型为国际产业政策的内在动因有三:一是当代产业发展出现了产业运行全球化和区域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和产业演进生态化的新趋向;二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理念出现了新变化;三是国家的战略利益只有通过国家间的协调博弈才能实现。
国际产业政策的内容
依据当前发达国家实施国际产业政策的状况,我们可以将该政策的基本内容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国家战略性产业技术政策在新国际产业政策中处于核心地位;产业技术标准竞争及其国际协调;产业环境标准制定及其国际协调;产业预警机制设立与产业安全保护的前置化;放松反垄断法和反垄断法的国际合作。此外,还涉及跨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保证能源安全的国际战略合作方面的政策协调等。有学者认为,产业政策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让本国企业获得世界市场利润的更大份额,而不是仅仅保护本国消费者和其他生产者的利益。
国际产业政策理论研究的不足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产业政策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个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系统化的分析范式,尤其是关于国际产业政策与以往传统国别产业政策的联系和区别、国际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和政策手段的理论分析都很欠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经济政策,如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政策、财税政策等的研究已成果颇丰,但是对国际产业政策或当代产业政策的国际化研究则比较有限。这与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源配置已跨越国界、产业运行全球化趋势等,需要产业政策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客观要求相比,反差甚大。因此,如何借鉴上述各种经济政策的研究成果,依据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一些新趋向,对国际产业政策作出深入研究,显然是摆在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我国来说,加强国际产业政策的研究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已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产业发展与世界产业发展已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强对全球化时代传统国别产业政策转型为国际产业政策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尤其需要研究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的国际产业政策,为不断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成为经济强国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总之,加强国际产业政策的研究,对于正处在力争跨越式发展和追赶阶段的我国产业和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不仅十分紧迫,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系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