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消费拉动作用
徐东涛
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有力有效应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作为经济过程的最终环节,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实现和意义所在,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体现着我们党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初心。事实上,消费对确保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消费市场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那么,如何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更好发挥消费拉动作用?
增强消费意愿。意愿决定行为取向。消费行为需要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两个方面的支撑。消费意愿主要取决于收入预期和消费习惯,即老百姓平日里所说的“量入而出”。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预期和来源,谁都不敢“寅吃卯粮”,故而经济社会政策要强化系统集成,增强各项政策取向的一致性,给社会群众一个稳定的预期,树立消费信心,敢于正常消费。
增强支付能力。光有消费意愿还不行,还得有支付能力,两者共同作用才是有效消费需求,才能有真实的消费行为。其中,支付能力是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应坚决克服投资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尤其要精准锁定消费帮扶目标人群,特别是消费券或财政补贴等撬动社会消费的杠杆性措施要重点投向中低收入群体,如全省近100万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和特困户三大类保障对象,以及城市相对贫困人口,他们的消费效应最为显著。
保障就业优先。保障就业是稳定收入预期和增强消费信心的有效措施。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导向,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大力发展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性产业,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充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帮扶服务工作,这既是社会责任,也是释放青年人强劲消费力的前提条件。
优化消费环境。一是要保障食品安全,以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可视可查可溯的食品安全系统,使消费者敢买敢吃敢放心;二是要保障市场秩序,按照国家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严格市场监管,确保明码标价,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和缺斤短两,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要借力数字网络力量,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提升消费便捷性。同时,通过减免补贴等举措纾困帮扶线下商业实体,实现卖场、商场、网络交易平台的协力共赢,全方位繁荣消费品市场。
提振消费,必须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同时发力。在全力提高社会有效需求的同时,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激活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围绕消费市场的新需求新变化,优化供给,创造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