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前沿

瞄准“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

  本报记者 朱平

  通讯员 王蕊 张文玥

  6号楼的地下二楼,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所在的位置。核医学科主任苏新辉的办公室就在病人等候区边上,每天他都能看到一批批前来做检查的肿瘤患者,以及他们脸上混合着的紧张、不安、希望和坚强的复杂表情。距离患者最近的临床一线医生,最懂患者需求,也最了解技术堵点,苏新辉一直以来的目标便是瞄准“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

  前不久,他与同院特聘研究员刘念的团队持续科研攻关的项目传来了好消息,适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和直肠癌肝转移的新型钇-90栓塞微球“核武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即将获得专利批准。这意味着这种攻克晚期肿瘤的核药研发技术不再被国外垄断,不仅给中晚期肿瘤患者带来新生希望,一旦投入临床,还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什么是钇-90微球?简单地说,就是搭载了钇-90放射核素的一种血管栓塞剂。这项核药就像一枚“核弹”。医生在患者腿部或手腕区域,切一个铅笔尖大小的切口,再将一根针管粗细的导管插入动脉内。通过这根微导管,“核弹”被送达至精确位置,“轰炸”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完全坏死,同时又不伤及正常细胞。基本上经过一次治疗,就能让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众多原发性肝癌患者绝望中的生命之光。

  在肿瘤治疗领域,核医学科的优势被越来越多人认知。利用放射性核素杀伤肿瘤细胞,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最近二十多年来,钇-90微球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这种前沿的治疗技术核心之一在于承载合适剂量核素的放射性栓塞微球,目前投入临床使用的两种,分别是由加拿大开发的钇-90玻璃微球和澳大利亚开发的钇-90树脂微球。两种“国外药”微球的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昂,跨国长途运输过程中其放射性核素也必然衰减,最终辗转运用到中国患者身上,往往价格昂贵。

  2022年我国批准开展钇-90微球精准介入治疗,浙大一院成为首批单位之一。为压低药物成本,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医院通过集中招标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几轮谈判下来,医药公司放射栓塞微球价格依然高达30多万元一次。

  “加上治疗费,总体费用通常要超过50万元,即便价格这么高昂,来做的患者仍不少。”苏新辉告诉记者,自2022年8月核医学科与肝胆胰外科肝胆胰介入中心成功开展首例治疗以来,至今已30余名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

  一边是临床上不断被证明的治愈率,一边是普通患者无法负担的高昂价格,苏新辉的内心倍感焦灼。

  一次谈判结束时,医院招标委员会专家的一句话让苏新辉深受触动:“外国的放射栓塞微球这么贵,仅药价就比患者做一次大型肝脏手术的花费还要多,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普通家庭几乎要掏出家底才能完成治疗,也有很多患者无力承担,我们国内就不能打破这个垄断吗?”

  2022年底,作为学科带头人,苏新辉组织十余位科研骨干,自发投身放射栓塞微球的制备研究。从“放射核素”和“栓塞微球”两方面入手,探索“核素”加“载体”的现场合成方式。

  “国内一些公司在十年前也投入过这项核药的研制工作,但大多局限于对国外工艺的模仿复制,或依赖大型核电设备的支持,导致研发进展比较缓慢。”苏新辉说,对他们团队来说,研究最大的难点在于用什么材料做“载体”,才能保障核素添加合成后的稳定性。

  为此,团队成员不厌其烦地试了无数材质,仅找材料就用了一年多时间,再一次次失败中转变思路,最终发现一种常见材料制成的栓塞微球最合适。

  “我们研发的这种新型钇-90栓塞微球,制备简单,易于临床自动化模块标记和推广,标记稳定性强,手术前只需要在科室里操作配置,场地要求不高,更不依赖大型设备,这样就把成本打了下来。”说起团队这项研发的优点,自诩为“造弹人”的苏新辉兴奋不已。更让苏新辉有成就感的是,未来这项研究投入临床后,预计价格将降至国外产品的四分之一至八分之一之间。

  大型公立医院的基础科研是基于临床问题的探索性研究,最终成果回归临床、惠及患者,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群众最关切的疾病问题攻坚克难。在浙大一院医生们的眼里,这才是真实可靠、有价值的医学科技创新。


浙江日报 前沿 00008 瞄准“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 2024-08-23 浙江日报2024-08-2300006 2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