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青春可泣 碧血如涛
· 让公交真正优先
· 慈溪 警察千里擒“魔” 告慰英雄亡灵
· 宁波 公交慢,是堵在了路上
· 专用车道被挤占
· 温州 营造“公交优先”的社会氛围
· 可能扣奖金引争议
· 本报设立专门邮箱,欢迎广大读者参与
· 民企法律服务团现身温州
· 让职工“充电”落到实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民企“走出去”的脚步更稳健
民企法律服务团现身温州
  本报讯(记者 徐月萍 施晓义)日前,当温州民企进京投资团在京城紧锣密鼓地洽谈国企改制,而一批操着浓重温州口音的“律师军团”亦频繁穿梭其中,他们就是刚刚成立的温州民企法律服务团的成员。

  为防范数千亿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温州成立了由近百名精干律师组成的民企法律服务团。据市律师协会会长童平宇介绍,服务团的律师平时在各自的事务所工作,遇有民企大规模“走出去”活动时,协会将根据需要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团队,为民企服务。

  民营企业家对法律的渴求,促使这支队伍应运而生。在2月下旬的温州民企组团赴京实地考察过程中,市律师协会首次派出7名律师随行。习惯于在民营经济环境中打拼的温州民企,在皇城根下突然发现许多棘手的法律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因为体制相同,民企之间并购的法律手续相对简单。而国企因为体制与民企有一定的差异,要防范一些潜在的风险,就非常需要律师的深度参与。

  以往不少温州民企在外投资时,较少聘请律师进行风险分析。然而,这几年来民间资本“走出去”的过程,让民营企业家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法律保障的重要性。浙江平宇律师事务所律师戴北平认为,在民企签订的合同中,有些无异于“自杀合同”。若事先咨询过律师,即可在相当程度上避免风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