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青春可泣 碧血如涛
· 让公交真正优先
· 慈溪 警察千里擒“魔” 告慰英雄亡灵
· 宁波 公交慢,是堵在了路上
· 专用车道被挤占
· 温州 营造“公交优先”的社会氛围
· 可能扣奖金引争议
· 本报设立专门邮箱,欢迎广大读者参与
· 民企法律服务团现身温州
· 让职工“充电”落到实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公交真正优先
——各方评说杭州公交车晚点现象
  “公交优先”的口号喊了多年,百姓对此十分关注。今天,本报刊登记者暗访报道,K189路准快速公交车居然晚点半小时,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大家认为,公交车是普通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希望各有关部门能真正把“公交优先”落到实处,让公交车快起来。为此,本报记者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谈谈,各自领域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如何破解。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晓鹏 任建明 通讯员 张国亭

  嘉宾:

  鲁元裕 杭州市城管办市场管理处处长

  阎浩 杭州市交警支队道路秩序处处长

  陈纪刚 杭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副主任

  主持人:公交车比其他交通工具有什么优势?

  陈纪刚:公交车是最能节省道路资源的交通工具,一般道路人均占有率自行车为8.9平方米/人,电瓶车为13.5平方米/人,摩托车为43平方米/人,小车为61平方米/人,而一辆载客40人的公交车仅为2.8平方米/人,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极大的优势。同时,以人均来算,公交车也是最环保的。

  主持人:既然公交车有这些优势,现在有哪些因素影响“公交优先”的实现?

  陈纪刚:“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先天不足是指杭州市旧城区人口密度大,人口活动半径相对集中于旧城区范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路网结构的完善赶不上机动车增加的速度,使城区范围过度拥挤,公交车出行难以实现准点、快速。后天不足是指人们的“汽车公德”并没有随机动车的增加而提高,社会车辆驾驶员也没有“公交优先”的概念,与公交车抢行抢道,极大地影响到公交车的速度。

  鲁元裕:杭州市提出“公交优先”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用于公交。成绩有目共睹,杭州目前已拥有近400条公交线路,近5000辆公交车,这完全能够满足杭州市民对于公交出行的需要。由于存在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个别地段,公交车过于集中。如延安路一线,就集中了60多路公交车。公交车体积大,一旦集中进站,就形成了“公交列车”现象。既影响到社会交通,也影响到公交车的行驶。

  阎浩:杭州城区机动车辆目前拥有量已达30万,而且还在以每年5万辆的速度增长,这还不包括大量来杭州旅游观光的车辆,使得道路交通经常处于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给“公交优先”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做了大量工作,公交专用车道、快速通过路口等措施也在实行,靠强制执法力量是难以长久发挥作用的,加上我们只有1300名警力,而杭州6米宽以上的道路就有1500公里,平均每位交警要管1公里多,实在难以保证每个路段的公交车都不受社会车辆影响。

  主持人:造成公交线路、站点设置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鲁元裕:公交线路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市场资源,热点线路属于各企业都要争取的线路。但我们的管理还处于计划经济模式,往往将热点线路和较冷的线路搭配配置给企业,造成有的线路重复设置。此外,由于公交规划没有优先于城市规划,有的小区在建成以后,要临时新增公交线路,这些线路又都是直接进到市中心区域的,造成路线重合。

  主持人:是否有必要对公交线路重新规划?

  鲁元裕: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委托国内外著名的专业机构对杭州公交线路进行重新规划,首先设立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主要公交干线,以此为骨架构建完善的杭州公交网络。一些路线重复、站点设置不合理的线路将被取消。如将于今年4月初开通全省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从下沙到黄龙,那么与之相重合的线路将被取消。

  主持人:除了科学设置公交线路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推动“公交优先”的实现?

  阎浩:执法必严是一个方面,但全社会也应该形成“公交优先”的意识。特别是当出现社会车辆和公交车抢道的时候,社会车辆应该尽量让一让。虽然同样都是车,但你给公交车让道,就意味着给车上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乘客让道。这不仅是行车礼仪,也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

  鲁元裕:还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进一步推进公交的运行模式市场化。这方面我们要向深圳学习。公交线路是公共资源,应该进行招投标,交给服务好、能力强的企业经营。同时,公共交通是社会公共服务,政府也应进行补贴。

  (本报杭州3月15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