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桥·流动的光影
沈若尘
长者山不高,居于上虞古县城西南一隅。史载1364年方国珍据守上虞时,为有效抗击侵城之敌,在县城四周筑起了一道13余华里长的城墙。城墙沿着西南隅长者山蛇行上升的山脊,逶迤穿越而过。
有了巍峨的城墙缘山脊加持,长者山虽然不高,但因古城西高东低“因山为隍”的地理样貌,显得格外挺拔俊秀。
长者山不高,它仅仅是四明山西北麓散落的零星余脉,却是小县城里难得一见的郭内青山。古代文人墨客有“为选幽中胜,先登郭里山(倪凍)”的诗赞。郭内青山,恰好似古城一个硕大的后花园,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校注本在长者山条下有记述:“自金罍而南,曰长者山。相传宋周长者元吉所居,常赈突不烟者,乡人以德之,遂以名山。”
一览四山胜景,俯视古城全貌。“一览亭,在县西南长者山巅。元尉张兴创,以眺四山之胜。”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载了650多年以前的元代,都尉张兴曾经建造过一座“一览亭”。也许,这里正是长者山的制高点,当年长者元吉在大雪茫茫之际,正是站立在这个制高点“望”烟而赈“突不烟者”,坚持着他的慈善大爱。
我凝神瞭望着山脚下这座千年古城,这由唐至清皆为繁华之地的浙东小城,遥想它昔日的繁华昌盛,努力感知着当时的市井百态。
农历八月中秋前的天时气候,未到傍晚,轻霓一般的暮霭开始在古城上空渐渐洇漫。此时,粉墙乌瓦,黛色苍茫。街、巷、河流,阡陌交叉,车来人往,绿树掩映,还可以在眼皮底下清晰分辨。只是,因为燃料与用火方式的改变,已经看不到再有炊烟从那一片乌黑的屋顶上袅袅升起,在暮色中盘旋萦绕,撩人乡愁的景色了。
登高远望,在薄暮的光影中扫过山脚下向西、北、东铺展横陈的古城。紧靠长者山东北麓的三岔港,盘根错节的溪流,在夕阳的余晖下,反射出散碎的白银一样的光亮。脑海里闪出一座一年多以前曾经现场踏勘过,且已经陷入地下的来学桥,因为多角度细心考察过,脑海里有似曾熟悉的外形。此时,定睛搜索,还可以在朦胧中辨别出来。
古城城南的百楼山系汇流的南溪之水在进入古城之前,又分出两条支流:百云和巽水,以南街为中心形成了百云和巽水两个水网。清冽活泼的南溪水,像分布在古城街河南畔的两张或明或暗,时刻弹动着叶茎的硕大荷叶,叶茎般细小的支流又伸向家家户户,组成了一张融入百姓生活的巨大流水网络。有的住宅就直接搭建在溪流之上,每当夜深人静,于幽静处聆听床下暗河流水“叮叮咚咚”地弹奏着温婉而有节律的轻音乐,酣然进入梦乡。
古城南街文魁台门胡家的后人胡士诲先生著书回忆:“我家所处的那片胡家宅地,范围确实很广……文魁台门北面,有一条荷花池头路平行的巽水河支河。它引巽水河穿南街而过,沿整片胡家宅地往东接肚兜池连城隍河。所经共建有五座水榭。我家文魁台门东西两侧,就有水榭一个和河埠两个。从胡家大厅道地面前经过的这条河,建有一桥。乍一看去,大厅似孔庙一般,厅前有个泮池,甚为气派。”
已经存在了650多年的来学桥,我在找到它的时候,它在现代化柏油公路一侧的路基下,比新路桥整整低下一米多。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记述:“又一支向南,曰来学桥。在书院前。”说明万历志成书之前,来学桥已经存在。
来学桥的形制,其实与百云、巽水两大区块里面的其他桥梁几乎没有区别。但来学桥特别的地理位置,来学桥承载的厚重历史,来学桥畔的风云变幻,却能显示来学桥的与众不同。
眼前的来学桥,被冷落在一边,坚冷的青石板桥梁上一层厚厚的尘沙和草屑,掩去了它昔日的绰约风姿。怕惊动桥魂,我蹲立在桥头的乱草丛里,默默地弯下腰去,轻轻地抹去覆盖在桥面上的沙土,拔去嵌在桥梁板缝和溪岸边沿的蓬蒿野草。600多年的风雨沧桑,让来学桥坚实的石梁裹上了一层厚厚的包浆,这时在薄暮的光影下开始闪射出柔和苍老的土黄色彩来。
不远处,来学桥西北方向约30米开外,有一个约十多米高的名为金罍山的小山包,因东汉时期道教名士魏伯阳在此炼丹修行,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化学名著《周易参同契》,从而迎来了来学桥畔的第一波高光,使长者山北麓这一块土地在沉睡中被快速催醒,成为汉唐时期道教传道授业的一方神圣土地。
来学桥东北一大片水肥草青、田土膏腴的土地,是古县城里奉行“耕读传家”的最佳试验田。巽水、百云那两片天然生成的荷叶状地面上,胡、范、管姓等望族开枝散叶,活跃腾挪,名人辈出。城隍河边敕五堂胡姓祖屋堂前,古有楹联“东方月上,忙开书卷课儿曹。南亩春来,予诫锄梨修穑事”,是典型的一手抓农耕、一手抓国学文化的真实写照。遵循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学渊源,即便是到了今天,仍然让人啧啧称道。
长者山北麓,来学桥西南两百米,最早,有道教开发的道教坛场,按照五行八卦前后递进,建造了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尊道教至圣。20世纪初开始,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古县城的教学基地,从最早的私教私塾发展到速师、简师、初级中学、完中。
站在来学桥头,可以清晰地听到桥北万寿庵传来的晨钟暮鼓和周边书院、学校清朗的读书声。近现代以来,来学桥是这一块教学基地当然的交通地理中心。百多年来,数以万计在古县城学成后走向世界各地的名士乡贤,他们的记忆当中一定有过一座来学桥。
虽然,今天已经不见了桥下的桨声灯影,古县城一千多年文化的印记却仍然在星空里熠熠闪光,映照在缓缓流动的光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