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文章导航

仁和街道:提升环境面貌 规范商户经营

  夜幕降临,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双陈村计家坝附近的临时市场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规范经营的商贩“驻扎”在整齐划一的摊位上,不少村民正穿梭于各个摊位前选购鲜肉、果蔬和各种日常用品,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集中规范经营的临时市场,不仅为周边村民带来购物的便利,更为原本散在各处的商贩带来了合规经营的平台。李贵良卖水果多年,此前一直奔波在仁和、良渚周边的大街小巷。“现在有了固定的摊位,心里踏实了,也没了安全隐患。我相信只要诚信经营,生意肯定能越做越好的。”现在他的摊位吸引了很多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计家坝临时市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可容纳110余户商贩。该临时市场的启用,源于仁和街道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结合“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

  双陈村靠近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随着实际人口不断增加,附近的流动商贩数量不断增多。仁和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仁河大道是区域内一条主干道,但此前存在商贩路边无序经营的情况,不仅挤占了公共空间、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影响了仁和街道的城市容貌。

  如何破解这一治理难题?在多轮实地调研、开门问计后,仁和街道决定打造临时市场,在不影响村民日常购物的同时,实现商贩规范经营。

  前期,双陈村联合相关部门对流动商贩进行排摸、登记,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辖区内规划设置了临时市场;随后又召集商贩统一抽取摊位号码,引导商贩进入临时市场规范经营。“除了安排专人维护、网格员协助外,进入临时市场的商贩还需签订经营承诺书,承诺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不影响交通和环境卫生,不使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等。”双陈村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无独有偶,在仁和街道的云会村,入夜后的临时夜市平台灯笼摇曳、霓虹闪烁,烧烤、水果、服装、日用小百货等近50多个摊位吸引了不少村民来这里选购、就餐。据悉,该临时夜市平台搭建完成后,由云润乡村旅游公司进行管理,派人员轮流值班。试运营以来,越来越多的流动摊位实现入场经营,集镇环境和交通秩序得到很大改善。

  在仁和街道的有序引导下,充满市井气息的临时市场应运而生。据悉,为推动城市面貌提升,仁和街道以“三服务”为抓手,以规范化管理为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设置临时市场,进一步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激发夜经济活力。截至目前,仁和街道辖区内共设立临时市场2处,引导200余户商贩入驻规范经营。

  (余鹂文)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仁和街道:提升环境面貌 规范商户经营 2020-12-04 浙江日报2020-12-0400013 2 2020年1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