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文章导航

径山镇:培育共同体 以治促发展

  近日,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第三届前溪丰收节上,该镇全力打造的六大共同体集体亮相,开展农特产品集中展销。

  这已不是六大共同体首次协同发展。今年国庆期间,它们共办活动,成果转化效益明显。区域内累计接待游客数达2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89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8%和17.9%。

  什么是共同体?“共同体是径山基层民主协商的升级版。”径山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借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该镇将身份基本相同、产业基本相近、地域基本相连、文化基本相通、利益基本相关的主体作为一个共同体来发展。

  目前,在径山镇已形成了六大共同体,分别是径山书院共同体、古城慢谷旅游环线共同体、禅茶一村共同体、六谷民食民宿集聚区共同体、田野牧歌共同体、梅秋里产业共同体。

  为何要培育共同体?近年来,径山镇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镇民食民宿、各类体验农业园区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同行竞争、服务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破解发展困局、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协同发展,径山镇围绕“富美径山”发展战略定位,以党建为引领,探索从广泛协商到定制协商,培育乡村治理共同体,以基层之治破解发展之困。

  为更好推进共同体建设,径山镇还探索出“以资源共享为基础、以管理共治为手段、以公约共守为准则、以环境共护为保障、以增收共富为目标”的“五共”推进路径。“比如食宿场地、停车泊位、果蔬园地,由共同体成员统一调配,利益共享;共同体成员一起参与畜禽禁养、垃圾分类、庭院整治等公共事务长效管理;我们还制定共同体公约,共同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径山书院负责人董国民说。

  “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是党建引领。”径山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构建了“镇党委—共同体功能性党支部—村户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高效推进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为从制度上夯实共同体建设基础,径山镇还建立了“一个统一目标、一套工作专班、一套议事机制、一套考核体系”相结合的“四个一”工作制度,为六大共同体的发展保驾护航。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共同体以治理促发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高效能治理的同频共振。“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通过打造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增加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机会,实现村强民富。未来,我们将在全域范围内发展壮大共同体这一模式,甚至推广到整个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范围内,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径山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信心满满。 (金鑫)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径山镇:培育共同体 以治促发展 2020-12-04 浙江日报2020-12-0400010 2 2020年1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