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文章导航

闲林街道:做实基层宣讲 提升治理效能

  “在我们闲林,大部分可回收的垃圾都可以通过虎哥回收,不仅保护环境,还能赚积分到超市兑换日用品。平日里扔垃圾,要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近日,在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举办了一场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科普宣传活动。该街道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仔细地向坐在台下的听众讲解着垃圾分类的知识。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做好宣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闲林街道充分借助“林下·讲堂”品牌,将垃圾分类工作融于基层理论宣讲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好、宣传好。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而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重要一环就是转变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社会实践行动,从而有效规范其社会行为。

  从2015年以来,闲林街道以“林下·讲堂”基层理论宣讲团为抓手,进一步拓宽宣讲渠道、扩大受众群体、提高宣讲影响力,结合全域美丽、美丽城镇、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逐年推出“菜单式”点题宣讲、“林下讲堂四季行”、理论宣讲直通车等新形式,以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方式提升基层理论宣讲水平,擦亮“林下·讲堂”本土品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目前,该街道已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数达8万余人次。

  打造多元阵地,培养基层宣讲员队伍。在阵地建设上,闲林街道整合现有基层党校、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俱乐部等资源。在队伍建设上,通过组织各类宣讲技术大比武,发现和选拔一批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宣讲员,营造人人敢讲、人人能讲的良好氛围;同时,在聘请名师顾问的基础上,邀请乡贤、专家、百姓名嘴为宣讲队伍授课,提升宣讲队伍的综合素质。

  打通线下线上渠道,夯实基层宣讲基础。线下,充分发挥文化汇演、乡贤议事堂、宣讲直通车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时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将宣讲送到村民家门口。线上,充分发挥街道官方微信平台作用,拍摄《小公筷大乾坤》《小公筷大文明》《节约粮食》等系列原创微视频等进行网络传播,实现理论宣讲从“大喇叭”向“随身听”转变。特别是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严格防控时期,闲林街道还推出《开讲啦!》网上公开课,由援鄂医护人员开讲第一课,之后便形成领导干部讲党课、专家学者讲理论、百姓名嘴讲故事、先进模范讲事迹的模式,让理论宣讲“贴地行”,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

  此外,闲林街道还在余杭区率先推出“点单式”宣讲。结合“三服务”活动,定期收集群众需求,形成“你点我讲、按需授课”的良好氛围。

  闲林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将继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子,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高蕾 汤葛月人)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闲林街道:做实基层宣讲 提升治理效能 2020-12-04 浙江日报2020-12-0400008 2 2020年1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