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街道:坚持创新赋能 探索整体智治
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目前辖区内有20余万实有人口,其中15万人是新居民。
大量人口涌入,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各类社会矛盾。面对复杂治理局面,应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实现治理报表与经济报表高分同频?
近年来,五常街道坚持制度和技术两翼创新,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载体,通过激活“三源”治理细胞、延伸治理末梢、链接数字赋能,形成“五常十八招式”治理闭环,不断提升整体智治能力。
在余杭区构建区、镇街、村社三级综治服务中心体系下,2019年底,五常街道实现了街社两级综治服务中心全覆盖,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五常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供给共性服务外,还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方式。比如,在街道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常驻、轮驻、随驻综治服务中心基础上,该街道强化对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判,结合集中“升温”、近期接待同环比来访等指标,实行职能科室阶段性入驻。“比如9月开学前,各类教育咨询会增多,分管教育的科室工作人员就提前并连续入驻,为百姓提供服务。”
住宅小区是城市“微治理”的关键。2019年底,在街道、村社两级综治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同时,五常在街道和社区层面分别成立小区共同治理办公室和社区分中心,作为综治服务中心的延伸,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开发商、业主五方协同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实现源头治理,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局面。
在此基础上,通过试点推广“智慧五常小区共治”系统、开设“你提我办流动巴士”,畅通政府与居民沟通渠道。在引入“小区共治”模式后,五常辖区内某小区结束近一年托管,重新搭建起了业委会、物业和居民之间“信任的桥梁”。
数字化已成为城市治理新引擎。在制度创新的同时,五常街道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实战为出发点,通过数字赋能向智慧要能力,不断思考和探索“整体智治、唯实惟先”在基层的实践。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全省“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框架下,五常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疫情防控精密智控体系。如今,五常将这一精密智控体系向社会治理领域全面推广,充分将“数据大”转化为“大数据”,构建一个现代治理“大脑”——“智慧五常”,并将逐步接入杭州城市大脑·余杭平台。
五常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将继续完善综治服务中心体制机制,通过创新赋能、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实现风险管理有重点,从而构建平安、绿色、健康于一体的街道“云治理”,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万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