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魏塘街道“外包”文化中心——
农民文娱 政府买单
本报嘉善4月2日电
记者 李茸
县委报道组 刘文书 张文燕
“请给我10张明天晚上《魏塘好声音》比赛的门票,要最好的第五排座位。”今天一大早,魏中村村民汤建忠就来到文化中心为家人买票。“滴滴滴”,惠民卡一刷,除去优惠,汤建忠实际只需支付35元。
“门票很火,300多人的影剧院每晚爆满,晚了就只剩站票。”汤建忠说,自己明晚要上台演唱《我的中国心》,特意邀请家人来看。
村民富裕起来,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满足?文化礼堂、文化中心建起来后,如何用活用好?嘉善县魏塘街道将文化中心交由民办非企业组织众悦文化服务中心来运作,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各种“物美价廉”的文娱服务。
去年5月,使用面积达2723平方米的魏塘街道文化中心正式落户魏中村。据测算,文化中心至少需8位工作人员,每年人员经费初步估算就要25万元。还要克服文化中心运作供给不足、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去上海等地取经后,街道决定引进社会组织,采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运作。街道与“众悦”签订合约:政府承担文化活动中心年度人员、大型项目等的支出,每年向“众悦”拨付30万元人员经费。“众悦”每年完成中大型公益活动项目48个、活动150场次(不包括电影放映)、服务18万人次。
去年8月起,文化中心向村民、新居民发放惠民卡。打完折后,看场电影和演出只需1.5元,打半天乒乓球和台球只需2.5元;同时采用积分制,只要达到一定积分,就可全额返还费用。
除了县和街道的歌唱比赛、排舞比赛等派下来的活动,“众悦”积极策划各项公益活动吸引村民。比如“众悦杯”桌球赛、乒乓赛、“你寻我放”读者趣味活动、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巧手吧等。
现在,上午看书、报、杂志,下午打球、练歌、练舞,晚上看各种演出、电影,已成为魏中村不少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
对村民来说,文化中心还是一种骄傲。元宵节,73岁的李永生邀请租住在自家的新居民到文化中心,参加“元宵游园乐”活动。惠民卡一刷,李永生只花了几块钱,却让这家人感激不已。
魏中村拥有5千户籍人口和5万新居民,其中已有1000多户村民来过文化中心。据统计,从去年5月到12月31日,共有11万人次来此享受各式各样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