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养生

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

中医治肿瘤 确有独到处

  本报记者

  对于全省数十万癌症患者来说,最近在杭州召开的2014 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让他们感到振奋。这个一年一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等联合承办的会议,研讨的是如何弘扬中医药在肿瘤防治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促进中医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具有全国性、权威性。“会上传递出的实用信息是,中医药在预防、治疗肿瘤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是今后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医肿瘤治疗专家、金华艾克医院副院长、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孙彩珍这样说。

肿瘤的“脸”悄悄在改变

  据了解,在本次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中医药肿瘤治疗权威专家,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与中医辨证施治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介绍了正在变化中的“癌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最新动态,探寻建立更加完善的肿瘤防治体系,展示了众多肿瘤患者关心的目前肿瘤防治中的新方法、新药物、新设备等。孙彩珍认为,这个会议既对过去几年来肿瘤治疗的方法作了总结、肯定,更针对变化中的“癌谱”提出了很多过去没有听说过的、没有想到过的观点、路径、方法、手段。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也好,浙江也好,“癌谱”的脸一直在悄悄改变。在杭州,近年来每年新确诊的癌症病人已超过两万例;而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说,全国肿瘤新发病例超309万,按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的一生中患恶性肿瘤几率为22%。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杭州与浙江的数据,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癌谱”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男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三分之一的肿瘤吃出来的

  让人很想不明白的是,为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一个数字说,5年来,我省癌症发病率从277/10万,升到去年的325/10万。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专家提及这个话题。“对癌症的发生、发病机理,目前仍有诸多不明。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饮食不当容易致癌。从目前的研究情况和临床上看,在癌症的成因中,饮食因素占了35%。”孙彩珍说。

  她认为,胃癌的发生与大量摄入食盐有关。临床上很多胃癌病人就有长期喜食咸食、腌制食品的嗜好。粗制海盐内含有硝酸盐,大量硝酸盐可还原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盐,而咸鱼、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富含酰胺。长期摄入高盐可引起慢性胃炎,使胃酸分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过量生长繁殖。

  其次,长期高脂肪膳食增加了肠癌、乳腺癌的发病机会,食物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亦与肿瘤发生有关。从临床上收治的许多肿瘤病人血液监测结果来看,其血中所含维生素A、B、C、E均较低。而维生素C、E具有阻断亚硝胺类化合物在体内合成的作用;维生素A及视黄醇类物质能够阻止、延缓癌前病变发展为癌,或促使癌前病变恢复正常。还有,经常吃熏肉、烤肉、烤面包和霉变食品的人,其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有些信号出现你要当心了

  会上,很多专家提出,所有疾病,早发现对于治疗甚至治愈极为重要,肿瘤也不例外。

  对此,孙彩珍的解释是,任何一种病,发病前总会表现出某些信号。你要仔细关注身体发出的肿瘤信号。这种信号包括了: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可能是食管癌的首发信号;

  上腹部疼痛。平时一向很好,逐渐发现胃部(相当于上腹部)不适或有疼痛,服止痛、止酸药物不能缓解,持续消化不好;

  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肺癌多生长在支气管壁,由于癌细胞的生长,破坏了正常组织结构,强烈刺激支气管,引起咳嗽。经治疗不能很好缓解,且逐渐加重,偶有血痰和胸痛发生;

  乳房肿块。正常乳房,质地柔软。如果触摸到肿块,且年龄是40岁以上的女性,应考虑有乳腺癌的可能;

  阴道异常出血。如果能引起注意,有可能发现早期宫颈癌;

  鼻涕带血。主要表现为鼻涕中带有少量的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号。鼻咽癌除鼻涕带血外,还常有鼻塞,这是由于鼻咽癌肿块压迫所致;

  腹痛、下坠、便血。凡是30岁以上的人出现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有下坠感且大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乏力,腹部摸到肿块,应考虑有患大肠癌的可能。其中沿结肠部位呈局限性、间歇性隐痛是大肠癌的第一个报警信号。下坠感明显伴有大便带血,则常可能是直肠癌的信号;

  右肋下痛。右肋下痛常被称为肝区痛,常见于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

  头痛、呕吐。头痛等多发生在早晨或晚上,常以前额、后枕部及两侧明显。呕吐与进食无关,往往随头痛的加剧而出现。头痛、呕吐是脑瘤的常见临床症状;

  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肿瘤治疗有了很多新法

  肿瘤难治,人所共知。但近年来,各种高科技治疗手段、各种思路不断创新应用,肿瘤的治疗成效大增,发达国家如美国等,癌症治疗效果逐年提高,死亡率逐年降低……这是很多权威专家的一致看法。而有些新思路、新手段,实际上已经过实践检验是可行的。

  比如,微创加靶向。严格说来,这种方法并不算新了。据孙彩珍介绍,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肿瘤治疗中心,一般都按照循证医学模式,借助导弹制导技术概念,应用微创靶向治疗技术,治疗肿瘤疗效显著。特别对中晚期肿瘤,可以大幅度提高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治”。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位居癌症第二位;在我国,早期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也不断升高。但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彼得·阿尔伯森看来,某些前列腺癌简直就是“不治”之症——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也可以让病人存活。对此,我国肿瘤专家罗荣城教授说,原先就有医生对某些早期前列腺癌病人、一些早期的肺癌患者不开刀,而把“观察性等待”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只通过定期(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监测一系列指标,来判断癌症的进展状态,决定下一步是否需要转为手术或其他治疗。

  孙彩珍认为,这反映出肿瘤治疗手段的多样性。

  内分泌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或阻断激素对肿瘤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或阻止癌细胞增长目的的一种新方法。

中医学显示出强大优势

  或许,这一次中医肿瘤学术年会的举行,各路专家的在杭集聚,本身就说明,中医药抗肿瘤,具有强大和独特的优势。

  孙彩珍介绍说,目前,我国中医药治疗癌症已形成诸多学派,如扶正祛邪、以毒攻毒、软坚排毒、破瘀活血,各有所长。肿瘤病人在手术、放化疗过程中,中医药可实施辅助治疗,起“金牌配角”的作用;而肿瘤病人手术、放化疗之后,或者无法手术、放化疗,中医药则可上升为治疗“主角”。特别在癌症中晚期的调理方面,中医药可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瘤体)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带瘤生存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如此,便凸显出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特殊作用。孙彩珍认为,祖国医药治疗肿瘤,起码有几大优势: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中医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中药减轻“三板斧”的毒副作用。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癌症常规治疗的“三板斧”,中医药的配合可在减轻这“三板斧”的毒副作用上产生特殊的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

  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倘若在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软坚化瘀等中医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些中药(如丹参、灵芝、三七等)甚至还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如果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配合补益气血等中医治疗,对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中医可扶正祛邪、软坚排毒。

  从20多年来取得的丰富临床经验来看,从用中草药治疗肿瘤取得的成效来看,孙彩珍认为,多数癌症患者在治疗上要扶正培本,抗癌祛邪,具体方法包括补气、养血、补肾填精、健脾益胃等。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这类病人常会出现气滞、血淤、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身体较为虚弱,中医药治疗可能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药还具有经济实惠特点。

  孙彩珍说:每一种肿瘤治疗方法,都有长处和短处。中医药也是一样。但从近年的发展势头看,它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受患者欢迎。


浙江日报 养生 00012 中医治肿瘤 确有独到处 2014-09-26 3625263 2 2014年09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