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生命力的
强悍展示

——读浦子的长篇小说《独山》

  汪守德

  读完浦子的长篇小说《独山》(湖南文艺出版社),仿佛被一种回味不尽的绵长余韵包裹着。许多通往历史的作品常常含有某种让人掂不动的重量,《独山》也是如此,它使作品展现的时空和我们阅读的感受,都变得如此沉郁、深邃而苍茫。

  小说以坐落于浙江东部山海县独山之下的王庄为圆心和坐标,以上世纪之初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段历史为背景,把原本这厢人们并不稔熟的生活,把似乎早已渐渐淡去的历史,再度拉入现代人的视野,给人们提供回望、品咂和审视过往的另一斑斓阔大的画幅。当其一点点展开时,令我们惊心的是这座海拔并不很高的普通山丘,竟遍布着无数生生死死、血泪交迸、令人错愕的历史场景。

  小说从寡居王玲娣雪地背人的事件切入展开叙事,以及她其后常于无人之时一次次背人动作的演示,使人物的施救善举带上强烈魔幻色彩和性的猜想。这一偶然性事件反映了人物性格与品行的必然性,并成为小说发展的重要结构和线索。

  然而小说真正的主角却另有其人。作品以主要的篇幅与笔墨来塑造其侄王传达这个人物。为应对遭遇出没于山林的牛魔王之类绿壳(土匪)的绑架勒索,他果断地卖房卖地、毁家纾难,又殚精竭虑地使家境重归兴盛,更在种种风雨与坎坷中手脚并用地苦撑危局,这一切构成王传达起伏颠簸的生活实况和复杂曲折的历史命运。在这个人物身上,小说揭示和背负的是作者对于民族性格的观察与思考。王传达作为其父王世民的传人,所传承的不仅是家族的血脉和丰盈的家产,更是生殖和生命的旺盛能力。小说在竭力描写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冲突、人物性格纠葛的同时,也着重表现了父神崇拜和生命强力的内容。这些曾被目为荒谬而遭驱逐的东西,其朴素原始的精神依然扮演着历史的角色,给人生注入不容忽视的能源。并非是小说为趋时随俗而添加的佐料,使作品因情色而诱人,其努力与匠心显然是要让其回归民族曾被极度扭曲的本位。在独山女性世界对王世民男性能力的记忆,不仅是成为令人回味和向往的传说,更是民族对阳刚精神的看重与尊崇。小说借日本女子千雪对王传达伟岸如山及其胸襟抱负的痴情,以及其因之绝望自杀的他民族的镜式效应,把这种生命意识强化到了极为显豁震撼的程度,从而具有惊世骇俗的文学力量。

  小说对历史的还原与虚构,体现在所编织的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我们从作品的叙述,重温与识别那一时代中国乡村纵横交织的种种元素,无论是对土匪内部争斗的描写,还是王传达和王传本本家兄弟心机暗藏的算计;无论是山海县时局的变化,还是王庄遭遇的各种风波;无论是各种人物的突然故去,还是王德青对凤仙与凰妹姑辈乱伦式的嫖宿,都表明历史与人生在其难控的流向中,表现出本身的某种无常与难测、悖谬与荒诞,仿佛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并且鲜活地存在于岁月的迷雾中。小说是对作者想象力与叙述能力的挑战,而浦子始终以平静的叙述节奏,常常掀起意想不到的波澜,告诉读者历史和历史上的那些人物,怎样按自身的逻辑与规律向前,演变出不可预知的过程与结局。白描是作者常用的手法,因而小说的故事密集而洗练、生动而深蕴,使这部篇幅并不算很长的小说,有了较高的质量和足够的重量。

  (作者系原总政文艺局长、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文学评论家)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18 生命力的
强悍展示
2014-09-12 3596676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