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晋川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最重要和最艰巨的工作内容。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的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的效率提升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而经济结构优化则关系到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考察,必须置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来展开,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事实上是转型经济中的经济发展方式,即社会从一种经济体制转变为另一种经济体制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有关中国转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选择及历史转变,林毅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之前政府推行了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赶超战略,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导致了资源的无效配置。改革开放之后,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经济也因此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总体上从“赶超战略”转向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中,存在一些非常重要的约束条件:
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金和土地这类生产要素仍拥有很大的控制权,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仍不充分,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仍不完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扭曲的。
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梯度推进”战略,许多发展的优惠政策都是先在沿海地区推行实施,利用沿海地区的发展再来带动内地的经济发展。
当中国经济发展转向比较优势战略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在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转向一种更为开放的经济。
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进入国际经济分工体系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总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一系列同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的问题,大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上述重要的约束条件有关系的。由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问题。
因此,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要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总需求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近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分工格局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消费需求的贡献率呈持续下降,导致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失衡。因此,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调拉动转变,通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的调整,以及投资需求结构、消费需求结构和出口需求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次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第三次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业的发展方式仍比较落后。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强有力,市场的竞争秩序不够规范,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缓慢,为第一、二次产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及现代服务发展仍不够充分,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因此,必须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主要体现在城乡的发展和东、中、西不同区域的发展方面。在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梯度推进战略的影响和城乡体制二元结构的积弊,城乡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以突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经济发展中的城乡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是决定经济发展中供给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在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要素相对价格的扭曲,以及创新动力的不足,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的改善进展缓慢。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及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力资本投入及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增强转变,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效率的提高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实际包括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的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核心是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耗费数量;二是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核心是在把具有可选择用途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用途过程中,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得到最大的产出。因此,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内涵是一致的,即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靠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这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构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建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