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推进重点项目
嘉善一季度喜迎“开门红”
本报讯 (县报道组 李 刚 通讯员 聂海峰)一季度海盐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48亿元,同比增长145.4%;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亿元,同比增长16.7%;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1.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增长7.6%左右。
一系列数据表明,危机之中的海盐经济依然显示了一定的发展潜力。这在工业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回暖迹象的当下,无疑使人对海盐接下来的经济运行趋势充满信心。
据供电部门统计,全县工业用电情况已出现止跌回稳迹象。一季度,全县工业用电量达到4.36亿千瓦时,增长1.02%。这表明,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工业恐慌性下跌势头已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内资引进和工业投资两个体现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据,同样能够让人感到欣喜:一季度,全县引进县外内资4.43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全年计划的22.1%。更重要的是,在海盐最具特色的核电关联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签约引进的项目计划总投资高达8.6亿元。而在一季度全县所有的工业投资方面,151个在建工业项目计划今年总投资为23.98亿元,目前已完成9.38亿元,同比增长2.3%。
相对稳定的经济态势也让老百姓舍得花钱。今年年初以来,海盐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旺盛和增长的势头。除了一季度增长16.7%这个让人眼睛一亮的数据外,更为可喜的是,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亿元,增长18.3%,超过前两个月3个百分点。
海盐县委书记张仁贵指出,接下来的第二季度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全县上下要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他强调,在具体工作上,要帮扶企业出实招,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着重解决市场缩小、产能不足等问题;要在基础建设投入上出快招,扎实推进“基础建设年”活动,推动全县固定资产投入快速稳定增长;要在招商引资上出高招,围绕临港产业、核电关联产业、三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要在农村改革上出新招,跳出“三农”抓“三农”,在土地使用和农村金融工作上有所创新,有效促进城乡统筹;要在做优环境上出狠招,以政府的高效、优质服务来弥补宏观环境的不足,从而坚定全县上下发展的信心。
本报讯 (县报道组 徐雪娟)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嘉善县委书记何炳荣反复强调的这句话,如今在全县上下已形成共识。开展新一轮攻坚克难,嘉善交出了一张可喜的答卷。今年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9.86亿元,增长19.01%;全县合同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实际利用外资0.68亿美元;两项指标均列全市首位。合同外资列全省第三,实到外资列全省第十;工业生产性投资2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06%,绝对数和增幅在嘉兴5县两区中排名均列第一,牛年迎来了颇具含金量的“开门牛”。
今年年初以来,嘉善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招商引资攻坚年、项目推进深化年、服务效能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全县上下群策群力。精心制定《2009年度嘉善县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加大投资拉动内需;超前确定“五个十大”重点推进项目,大力实施十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十大服务业提升项目、十大城市开发项目、十大民生保障项目、十大生态治理项目等“五个十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52.47亿元,其中2009年就计划投资43亿元。
“重点工作是全县的中心工作,事关全县发展大局,抓住了重点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抓住重点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有利于进一步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合力,推动科学发展。”何炳荣说。
为全力推进全县重点工作的落实,嘉善县委专门建立起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每个组由县四套班子领导挂帅,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主抓,并配备督查人员实施跟踪督查。为充分发挥接轨上海“桥头堡”的集纳辐射投资效应,今年嘉善县委建立完善了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月度例会、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等“十项制度”,集中人力物力推进重点工作。目前,嘉善县十大民生保障项目之一的客运中心主站房土建已经完成了土建工程的60%,新城区建设“攻坚年”活动如火如荼,20项城市路网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已经确定的沪杭高铁嘉善南站、国贸中心等十大城市开发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