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口琴最动听
· 台门深深
·
· 舌尖上的春天
· 村·校·的·变·迁
· 那年那月
那一刻
· 方山种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台门深深
  我对台门的印象,最初来自我家租住的那个裘家台门。一个巨大条石镶砌的门框,两扇黑漆大门,雪白的粉墙,青灰的瓦楞,以及附在瓦楞上的厚厚青苔。那时我家在二楼,一楼有天井、花坛、大厅、过道,很幽静,也很古朴。夏天,我们常常避开父母,关上台门,循着蟋蟀的叫声,在花坛、天井的石缝里寻找蟋蟀;雪天,我们在天井堆雪人;春天到了,趴在楼上的东窗口看微风摇动菜花;中秋月夜,坐在西窗口,望月数星。

  那时候,台门就是我放学后的世界。台门里,有一年四季的风景,台门里有我的梦想和希望。后来,参加工作第一次走进鲁迅故居。也是黑漆大门,也是石砌门框,只是它更大,更深,在一片宁静中透出端庄和威严,守着一份属于自己的深刻和隽永。后来,我又陆续走访了青藤书屋、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周恩来祖居,对台门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台门其实就是绍兴名人留下的一个背影,一截历史,一道风景。

  绍兴名人辈出,这些名人故居都是老台门。从王羲之、徐渭、章学诚、李慈铭、赵之谦到蔡元培、秋瑾、鲁迅,这些老台门是古城绍兴的一张独特名片。踏访绍兴台门,就如同走进了一条深邃的历史隧道,翻开了一本厚重的线装古书。那刻着岁月的瓦楞,那留着尘迹的木梁,总让人回味无穷又感慨良多。

  记得著名画家吴冠中画过一幅名叫《绍兴居》的画,那密匝匝的台门,与若有若无的远山,构成一种幽远深邃的静定和淡泊,让人生出一种莫明其妙的安详和惬意。

  “绍兴城里五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三千有余)”。古城台门深藏在古越水乡的小巷深处,那一座座幽静院落,白墙黑瓦,飞檐翘角,或临繁华而安朴实,或傍清河兮沐古风,叫人看一眼就心醉神迷。推门而进,天井里,飘散着远古传说,曲径上,流淌着古风遗韵,花园里,散落着遗闻轶事。

  与周庄的喧嚣、西塘的热闹、乌镇的浓郁、南浔的繁忙不同,绍兴古城以宁静淡泊闻名,而这宁静淡泊正是台门文化营造出来的。绍兴台门大都临水而筑,隔河相望,水之幽,荡出一片静定,河之隔,摇出一片淡泊。

  台门是绍兴古老文化和鲜活生命的象征。小巷深处,幽静的院落;面临闹市,古朴的宅第;傍河而建,精巧的水阁……那都是绍兴的台门,居住在台门里的绍兴人,沐浴着传统文化的馨香,将日子打发得流水一样平常。如果说,周庄、西塘、乌镇如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油画,那么绍兴古城则似一帧淡墨疏笔的小品。在这幅小品中,台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纵横相连阡陌交错的河道水汊,逶迤绵延长达数里的古街廊棚,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的石桥河埠,无一不是与凝重古朴画栋雕梁的台门骑楼,曲折幽深精致典雅的小弄院落紧联在一起的。而高挂的灯笼,飘扬的酒旗,轻摇的乌篷,又总是与社戏和菱歌一起,装饰着台门院落的古雅。于是,绍兴的台门,就成了典型江南水乡一轴浓郁丰沛的风情长卷,一首婉约隽永的轻歌长诗。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市区有74处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9处文物保护点,这在全国是少见的。而这些文物最多的就是台门建筑。自唐以降,绍兴出了2238名文武进士,27名文武状元,53名两院院士。他们的背影,就是一个个台门;一个个台门就是他们的文化背景。 台门是绍兴名城之根,没有台门的支撑,绍兴便成了一座无根之城。目前绍兴越城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除了大禹陵和八字桥外,其他的几个主体建筑均为台门建筑。台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写在砖瓦、木雕和石头上的历史,是活着的民俗和记忆。

  台门浓缩着江南名城的世俗风情,展现着水乡绍兴的人世百态。生活的脚步悄无声息地走过古老的台门,一天又一天仿佛重复而又寻常的生活,积淀了台门深厚的记忆。台门是一段段历史,可看、可触;台门是一帧帧文化,可感、可品;台门是一个个驿站,可传、可承。从台门中进去,体会到的是古城绍兴的文化内涵,从台门中出来,领悟到的是古城绍兴的历史发展。

  有人说,绍兴的台门,就像是一本耐人寻味的线装书,其中的韵味需要细细品味;有人说,绍兴的台门像一枚枚活化石,里面浸染的是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我认为绍兴的台门更像是一双双镶嵌在古城脸上的眼睛,喜怒哀乐,兴衰荣辱,一望便知。

  台门是古城最深幽的一道风景,里面隐藏着江南最精致的文化,最迷人的风情。台门是绍兴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者,解剖绍兴历史文化,台门是最佳的切入口,挖掘绍兴历史文化,台门是最重要的关注点。

  绍兴台门还是探究绍兴人性格的一个窗口。绍兴台门太多,太密,造成了绍兴文化过重、过深。把星罗棋布的绍兴台门与纵横交错的深巷长弄联系起来作个比如,就是网眼与网的关系。鲁迅从网眼里跳出去了,成了一代文化巨匠;蔡元培从网眼里跳出去了,成了学界泰斗;范文澜从网眼里跳出去了,成了著名史学家;陈建功从网眼里跳出去了,成了著名数学家……不是因为绍兴不重人才,实在是因为绍兴的人才太多了,挤在同一张网里,很难有伸手抬足的空间,而一跳出这张网,投身到大江大海,用武之地宽敞了,就成了一条条大鱼。绍兴历代名人,没有一个不是从绍兴老台门里走出来的。走进名人台门,便是走进了名人的历史背景,走进了名人的心灵世界。

  这样说来,台门又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那散落于其间的遗物,就是一行行文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台门深深 2009-4-24 48256F32002924A64825759E0011ABAB[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