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
秉承“大质量观”理念
树立食品行业信心
2月28日,新的《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原有的《食品卫生法》退出历史舞台,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表明从观念到监管模式的转变,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也进入新的时期。
两会期间,食品安全也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和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最直接因素,一直是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从“苏丹红”到“三鹿奶粉”,一系列食品问题引发社会对食品行业的忧虑,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食品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历时3年,历经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后,这部期待已久的《食品安全法》终于获得通过。
作为获得我国第一张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并获得无数质量荣耀的五粮液,对于《食品安全法》的公布期待已久。“以为顾客生,为顾客长,为核心价值观而立业;以诚信为基,以质量安全为命”,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这是五粮液一直坚持的观念,而且越来越坚定。五粮液集团以其独有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了以五粮液为首的系列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凭借着长期稳定、可靠的质量,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食品安全切实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在企业内部,不只是几句口号而已,需要全体员工从心理的认同到实际的行动。五粮液走的是一条全员的“大质量观”道路。从领导层就把“质量最优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思想始终贯穿在决策管理全过程。始终坚持质量与效益发生矛盾时,质量的主导地位不变;质量与产量发生矛盾时,产量服从质量的关系不变。在五粮液,质量优先意识、消费者至尊的质量经营理念,已经扎根在每一个员工心里,已经渗透进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这体现了食品安全监管“预防在先”的理念。五粮液在质量安全监测标准的制定上一直非常严格,甚至高于国家标准。五粮液从原材料的筛选就开始了严格的把控。从种子的选用,到粮食的种植和收获,均与各原料产区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互动,严格按照五粮液原料要求对粮食种植实施全面监控。一旦发现某一批原料不符合企业标准,检测系统就会立即对该批原料进行退回处理。
为了高标准地保证质量监测,近十年来,五粮液投入巨资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在白酒行业率先建立了国际领先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出产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批次的五粮液及其系列酒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和检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五粮液集团率先提出了“预防、把关、报告”的“三并重”,以及由“六道防线”衍化提升的10个关键过程和72个专检点的质量管理思想,同时公司实行自检、跟踪与专检相结合,切实做到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厂。监督部门为了切实为消费者负责,拥有严格实施质量的一票否决权。独特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充分保证了每瓶五粮液系列酒都让消费者喝着放心,为社会的食品安全作出了贡献。
业内人士认为,《食品安全法》对规模化食品企业的责任限定较强,相应食品安全责任加大。五粮液作为白酒行业老大,长期以来坚持以生产规模来保证五粮液的质量。目前,五粮液集团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酿酒车间、最大的酒窖和最先进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已具备年酿造40多万吨白酒的生产能力。其中五粮液的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这种“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质量策略,是五粮液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控制环节。五粮液推出的各种系列酒均产于宜宾的十里酒城,标注“五粮液股份公司”生产的白酒,均为五粮液股份公司自产,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质量和安全。
多年来,五粮液始终坚守“质量是企业生命,是企业发展之根本”的理念,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任。五粮液1988年获得我国第一张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现已载入史册。此后,五粮液先后两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我国酒类行业中唯一两度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2007年7月,五粮液集团获得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酒类行业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在2008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中,五粮液品牌价值达450.86亿元,连续第14年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出口额连续数年占全国优质白酒的90%以上。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加快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也增强了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五粮液等民族企业走向世界的信心。五粮液将秉承“大质量观”的理念,承担企业责任,树立食品行业的信心,坚定民族企业的信心,踏踏实实,世界名酒之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