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香樟树下:一对老人25年种树故事
· 香樟树下看变迁 与时俱进的“绿色心意”
· 三分种树七分养
对香樟的感情就像对孩子一样
· 护绿,也需“科学发展”
· 晾衣绳和“篱笆树” 培养孩子细腻敏感的心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香樟树下看变迁 与时俱进的“绿色心意”
  22岁的小伙子章文,至今仍然珍藏着和外公外婆在香樟树下的合影。

  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有着这样一抹浓郁的绿色:春天,在香樟树下踏青;夏天,给香樟树浇水;深秋,替香樟树培土;冬天,在香樟树下和妹妹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明年,将迎来外公外婆王绍丰和张凤英结婚50周年的金婚纪念日。章文和两个表妹正在策划,要将全家人召集起来,陪同老人在香樟树下拍一套金婚纪念照。因为,四季常青、不生虫、同时又飘散香气的香樟,恰恰能成为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表征。

  几年前,一部名为《香樟树下》的电视连续剧曾风靡一时,打动过无数观众的心。

  在一棵枝条浓密繁盛的香樟树下,3名女孩用10年的时间,证明了友情的永恒。为了不可抗拒的成长,她们分离,为了不可抗拒的幸福,她们相聚。香樟树下的许多情节,在不经意时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清幽的香樟树下,是你远行的背影。背影越来越远,带走我的遗憾,也带走我的惦念……”如今,儿孙都已长大成人,渐行渐远,曾经的邻居有的搬有的迁,四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唯有香樟树下,依然留有数不清的温情故事。

  下宁桥边,张凤英老人就像怀抱儿孙一样怀抱着香樟。有一棵他们夫妇和外孙、孙女一同种下的香樟,如今已有4米多高,直径在180毫米左右,她取名为“子孙树”;不远处,有一棵她同样宠爱的“儿女树”,3个枝杈刚好代表着他们的2个儿子和1个女儿,“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

  如果说,在老王夫妇20多年的种树和护绿过程中,还留有一点遗憾的话,那就是,在城市扩建、桥梁改造的过程中,能否最大程度地避免伤及树木?

  张凤英清楚记得,前些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西溪河边有几十棵树需要被迁移。等待迁移的树木在烈日下“躺”了两三天,还不见人来拉走,老王夫妇就有些焦急,怕影响它们之后的生长。可当工人终于来运走它们时,张凤英又流泪打听,“它们将被迁到哪里去”?

  西溪河边的绿化属于河道绿化,由西湖区城管办监管绿化监管科负责管理。提到王绍丰夫妻,区城管办监管中心的袁海宏副主任直点头。“他们种树有一手,而且经常主动护绿,就像是我们的义务巡逻员。”

  不过,袁海宏副主任也指出,由于目前许多河道和其他公共区域的绿化事先都有具体规划,为了避免破坏园林设计的美感,如果市民想要种植树木,最好先与社区或是相关园林、绿化部门取得联系。在植树之外,认捐、认养树木,守护树木、阻止破坏绿化的行为等多样化的护绿方式,其实都能体现市民的“绿色心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香樟树下看变迁 与时俱进的“绿色心意” 2009-3-12 浙江日报000102009-03-12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