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可以说是“草根文化”盛行的时代。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普通大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成为了信息的创造者。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不再满足于既有的语言表达,而是倾向于选择创造一些新鲜、有趣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我国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使得汉语吸收外来语的数量日渐增多。以“粉丝”为代表的新词的音译法与单纯音译法和寓意音译均有所区别,并不是完全根据发音进行翻译。如“粉丝”一词如果用单纯音译法,则应译成“饭丝”更为接近英文“fans”的发音。同时,也不能算作标准的寓意音译,因为在现代汉语中,“粉丝”另有其自身的含义,即一种用淀粉做成的食品。这与其要表达的“某人、某事物的热情崇拜者或拥护者”的概念风马牛不相及。这类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源语词语翻译成目的语时,直接选择那些目的语中与源语发音相同的既有词语。例如“modem”开始译作“调制解调器”,但因其专业性太强并且字数太多而最终被“猫”取代。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每一特定社会的语言均能折射出不同品位的文化。这样看来,“草根文化”必然在语言上打上烙印。“草根”直译自英文“grassroots”,它始于19世纪的美国淘金热时期。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二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
今天一些人所说的“草根文化”主要指的是第二层意思。而“粉丝”的传播则说明了这一点,因其来源正是“草根文化”的标志之一——“超级女声”比赛。如果不是“玉米”、“凉粉”带来的浪潮,开启了“粉丝”文化的先河,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乙醚”、“姚蜜”,乃至“什锦八宝粉丝团”的存在了。
除了超女比赛,产生于其他一些“草根”的文化现象的词语也迅速流行开来,如“忽悠”、“小样”等东北方言词;“美眉”、“灌水”、“囧”等网络语言。新时期流行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创造者的平民化与传播的直接性、广泛性和“草根性”。只要够新鲜、够创意,够贴近不断变化着的现代生活,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流行语言以及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