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揭晓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选中,宁波市象山县的广场舞蹈《爵溪渔鼓》一举摘得了“群星表演奖”。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没有一位专业演员,全部由企业职工、个体户、教师、外来务工人员等普通群众组成的“草台班子”,竟能一路过关斩将,参加国内目前最高级别的群众文艺大赛。
一台渔文化的大戏
“咚咚,咚咚咚……”伴随着动人心魄的开场鼓声,“渔船”开始在“浪涛”里起伏航行,“鱼”、“虾”不时地在渔网中翻滚飞舞。一时,大鼓、堂鼓、小鼓齐声作响,气势磅礴;渔民们浑厚的劳动号子在耳畔回荡,还有渔家女优美的舞姿……观众们仿佛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大海中,体验着渔民打鱼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在八艺节“群星奖”比赛中,象山渔鼓就这样第一次走上了全国大舞台。
其实,象山渔鼓并非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象山人对鼓也并不陌生。早在几百年前,象山就是宁波一个著名的渔港,市肆颇盛,热闹非凡。伴随着渔民出海和返航的渔事活动,源于渔民祭祀海神、庆祝丰收的渔鼓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
“象山人终日与海为伴,耕海牧渔,对大海充满了崇敬和向往,这是先民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不能放弃。”近几年,象山开始挖掘整理渔文化遗产,复兴象山渔鼓被提上了议程。
为了增加渔文化的内涵,象山县文化部门邀请省、市文艺专家进行“会诊”,对传统渔鼓的曲调和演奏技巧进行了加工。他们搜集了全国各地鼓乐的特点,加以分析、吸纳,使节奏符合渔民海上作业的各项动作。主创人员还深入渔区体验渔民生活,据此进行舞蹈动作的设计。有一次,主创人员在史料中发现,古代有一种鱼鞋,他们立刻将这一服饰融入节目中,并根据演出需要对鱼鞋加以改造,把鱼鞋头部向上翘的鱼尾巴设计成一个小渔鼓。这样,演出的渔家女手上有手鼓,腰间有代表鱼篓的腰鼓,脚下有脚鼓,增加了表演的视觉冲击力。
现在,象山渔鼓打破了传统渔鼓以打击乐器合奏为主的艺术表演形式,改成以舞蹈表演为主,还增添了不少浙东渔区独特的音乐元素,如:敲梆谣、细十番、渔家号子等。鼓舞乐相结合,让表演技巧更加成熟,“渔”味更浓。
一曲创新创业的赞歌
舞台中央有一只直径两米多、重逾千斤的大鼓,它是鼓队的“灵魂”,整台表演都围绕它的鼓点展开。擂鼓手是这支渔鼓队的队长——象山县爵溪街道文化站站长奚斌辉。他是《爵溪渔鼓》的主创者。
或许是奚斌辉有着深深的恋旧情结,2004年初,担任街道文化站站长的奚斌辉找到了县文化馆的负责人,提出想搞象山渔鼓,并以此丰富当地的群众文化。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文化馆领导的肯定。
复兴渔鼓说说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没有队员,没有渔鼓,没有各种道具,没有指导老师……象山渔鼓的“传承”就在这一系列的“没有”中开始了。由于多数人从未接触过音乐,也从未敲过鼓,一切都要从基本学起。为了节省经费,也为让表演更有渔家气息,奚斌辉自己设计了演出服装。他按照渔家姑娘的打扮,将女演员的服装设计成海蓝色;男的穿红色,佩带腰带和头巾,打扮成船老大的形象……在当年的开渔节,奚斌辉的渔鼓队一举成名。
“创新,是一个艺术长盛不衰的根本,我也要将渔鼓打造成长盛不衰的海洋文化精品。”接下来的3年,奚斌辉开始了他的创新计划。他翻阅好多资料,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加入了渔家号子、细十番和敲梆谣等浙东沿海特有的音乐元素。比如:“敲梆谣”是象山渔民捕鱼时唱的一种歌谣,渔民们将竹筒插入水中,富有节奏地边敲边唱,通过水下振荡,惊动鱼群。象山县文化部门还帮渔鼓队请来了宁波市和省里的专家进行指导,增强了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样,象山渔鼓在经历4次改版后,终于成型。新的舞蹈语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渔手鼓、渔腰鼓、渔脚鼓的出现都是一种创新。
一个新时代的和谐音符
渔鼓带来了欢乐,更给人们带来了文化的享受。
在渔鼓队中,有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白天在企业里上班,晚上抽空参加排练。尽管没有一分钱的补助,但大家仍无怨无悔。队里的中鼓手——安徽籍民工杨金臣,参加渔鼓队已经4年了。平时放下工作参加排练,一天就要损失几十元钱工资,他却没有一次缺席。女队员董丽原本在象山一家企业里上班,后来因工作调动去了宁海。每次晚上排练时,她总是坐一个多小时的长途客车赶来,排练结束后再坐车赶回去。家人很不理解,她却说:“只要渔鼓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一切都值了。”
为帮助渔鼓复兴,象山不少企业纷纷慷慨解囊。从组建队伍起,4年来,仅海达公司就先后赞助渔鼓队60多万元,并鼓励职工参与其中。公司责任人表示:“这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条好途径。这些年,渔鼓队取得的每项荣誉,都让企业觉得无尚荣耀,振奋了企业的精神,凝聚了职工人心,实现了共赢。”
目前,象山渔鼓队已经发展到200多人,成为当地最大的群众文艺演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