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采桑、雨采桑,田头陌上家家忙。
去年养蚕十分熟,蚕姑只著麻衣裳。”
这是宋代郑震记录的一首流行于临安一带的山歌。我省著名民歌研究专家马骧认为,一些宋时浙江山歌与现代相比,在风格上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其曲调和现代山歌的差别也不会太大。
学者指出,古代浙江民歌,从先秦的《候人歌》、《赵人拥楫歌》,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吴歌”、“俗曲”,既不像《诗经》那样的国风风格,也不像《楚辞》那样的楚歌风格。它独树一帜,有“吴歈赵吟”之美称。
也许鲜有人知,如今的浙江歌舞剧院,它的前身是“浙江民间歌舞团”。这个现在听上去易生歧义的名称背后,却包含了对民歌的深情。事实上,我省很早就开始了对民歌的挖掘和整理。这个重担的主要肩负者便是省群艺馆。早在上世纪50年代,音乐工作组就深入全省各地进行采风。随后,省群艺馆又对革命历史民歌做了专门采编。那些民间音乐工作的先行者,为上世纪70年代末的全省民歌普查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后来,缪杰、马骧负责完成了全省民歌普查以及全省民歌资料本《浙江民歌汇集》的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省群艺馆在全省各地文化局、群艺馆和文化馆的支持与协助下,历时11年,于1993年10月出版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使我省大量原生态民歌作为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以记录保存,并且留传后世。今天,马骧、缪杰等人依然在为收集、整理、研究浙江民歌贡献余热。
几乎一辈子与民歌打交道的缪杰,自费在家中建立了电脑音乐工作室。记者在这里聆听着他几十年来录制的浙江“原生态民歌”,感到无比亲切与震撼。
专家是以“色彩区”,而不是以行政区来划分民歌区域的。据了解,我省汉族民歌按音乐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山歌的地域性特点最为鲜明。钱塘江以北的色彩区山歌,素来被称为“吴歌”。在诸多吴歌曲调中,有一种涵盖面遍及整个杭嘉湖平原的基本曲调,当地人称之为“滴落声”,它代表了杭嘉湖平原山歌的主要风格;钱塘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山地和沿海小块平原地区也是一个色彩区,同样有一种流行范围广,涵盖面遍及全区的基本曲调,相当一部分“丘陵山地风格区”的山歌调,都是这种基本曲调的变异或衍生。
这种“原生态”,让人们体会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杭嘉湖的山歌歌唱性较强,情绪较柔美;丘陵山地的山歌吟咏性较强,情绪较爽放。
我省畲族原生态民歌有着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当地汉族民歌迥然不同。据了解,畲族民歌歌词数量与名目很多,但曲调种类较少。专家介绍说,在某一区域范围内,通常只有一个基本调。无论男女老幼,不论歌词体裁是叙事或抒情,也不管内容情绪喜怒哀乐,他们所唱的都只是同一基本曲调或其变形,所不同的只是歌词。
记者采访时发现,民歌研究专家非常欢迎当前社会上对“原生态民歌”的重视。但是,他们希望“原生态民歌”演出重在“展示”,而不是“比赛”。因为民歌因色彩区相异而具备不同特点。有的表现力强,有的则相反,互相之间并无可比性。甚至有专家指出,“原生态民歌”比赛泛滥,可能导致歌手为片面追求成绩而大肆加工改变,从而使“原生态”最终遭遇重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