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掌声背后
乡亲们被他们的成绩单打动
· 心灵碰撞
我们的归属是城市还是农村
· 真正重点
通过调查认识最真实的家乡
· 本真愿望
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架一座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真正重点
通过调查认识最真实的家乡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青少年有以下特征:不爱与父母沟通;留守儿童更成熟;相对较早地承担了家庭的责任……”

  这是合唱团成员刘珂珂在《农村青少年与父母关系调查》中的结论。30多名合唱队员,分组写了十余篇调查报告,题目听起来都挺大:《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农村水电资源利用调查》、《农村使用媒体情况调查》……

  这群11岁到16岁孩子,至今对何为“调查报告”并不明晰,五年级的丰成芹对记者说:“你得管这叫‘总结’,不然我们听不懂的。”但在张轶超看来,调查才是这次音乐回乡之旅的重点。合唱团12天走访了5地。每到一地通常是下午,队员们先和当地的孩子联谊结对、游戏聊天,晚上演出,第二天起就由当地孩子领着“放牛班的孩子”去调查。

  志愿者刘婧深刻体会到,调查对这群民工子弟的锻炼。在城市里,他们普遍比较内向、自卑。比如有个男孩叫王强,平时一说话就脸红,上台发言时会紧张得用笔在裤子上划,留下密密麻麻的印迹。调查中,刘婧“逼”着他主动问人,在他退缩时告诉他,“别怕,有事老师担着。”王强越来越有主见,在江苏的沛县做活动总结时,就像换了个人,思路清晰,回答问题理直气壮。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亲自走访和分析得来的报告,帮他们认识了更真实的家乡:

  12岁的王雪蒙调查的是农村交通状况,她走访了20多户人家,对村镇附近公交站数量、等一趟班车的时间、车费以及拥有自行车、摩托车的家庭数量等作了详细记录,发现村民“通常骑自行车去田里干活,通常骑摩托车去赶集”,“上海的交通是很方便的,尽管有时会塞车,但农村会经常等不到车”。

  3个男孩李灿、刘海东和武孝洒,负责考察当地农村环境,除了观察废弃电池回收情况,还留意到不少农户仍有把麦秆晒干烧成灰做肥料等不利环保的习惯。

  14岁的陆霞妹所在组调查的是农村使用媒体情况。他们走访农户25家,结论为电视是农民的首选媒体,天气预报和电视剧最受欢迎,选择读报的家庭有1/4,听广播的家庭只有1/6,但网络的普及率却比预想的高,被调查的5个村每村都有1至4家网吧。

  13岁的屠文建和同学合作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种庄稼每亩土地一年大约能赚500至800元,去掉化肥等费用赚不了多少钱;种棉花一年每亩能赚500元,但一年只能种一季,又难种;玉米虽然每亩一年只能赚200元,但它好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7 真正重点
通过调查认识最真实的家乡
2007-9-4 浙江日报000072007-09-04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