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第一个“世家”太伯,就是三千多年前驻足太湖的历史人物。大约公元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从中原出逃至江南,在今无锡梅里一带建造小城,名“太伯邑”。城临湖而筑,太湖因而得名。以后,吴王阖闾、夫差,以至范蠡、王翦、韩信等将帅都在湖滨舞台上扮演过悲剧、喜剧和正剧。汉初以后的两千年间,更有帝王将相、墨客画师、僧人隐士在此编织一幅幅充满故事的山水长卷。
太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国长达740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历时最长的诸侯国家。自春秋吴越争雄直到现在,两千多年中,在这片土地上荟萃了无数文化历史名人的音容和足迹:传颂千古的《孙子兵法》著者孙武、吴王夫差与西施、文学家陆机父子、一代书圣颜真卿、两代贤相范仲淹和范大成、笔墨风流唐伯虎、书画宗师董其昌,以及在近现代政治文化舞台上叱咤风云的章太炎、柳亚子……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太湖流域的古镇,依河傍水,楚楚而立,如同养在水里,灵动而隽永。密集于河网上的石拱桥、石驳岸、石码头、石扶栏、石拴桩、石基墩与河里倒影中的白粉墙、青黛瓦、木栅栏,构成呼应,加上街巷深处的豪宅古院,雕刻门楣,这丰富的内涵成为上个世纪中国建筑的心灵独白。古镇的每一条巷、每一幢楼、每一座桥、每一块青石板下,都隐含着一个历史故事。苏州就是这样的古城。
江南老屋临河羡水,河水贴着屋基潺潺而行,给人以美妙的状态。站在帮岸上看河,舒缓宽厚得让你无动于衷,从来没有危岩裂石,惊涛拍岸。柔媚的垂柳下面,井然安排着踏阶入水的河埠,长石条砌成的帮岸,守卫着这条心不在焉的河道。小河全无母亲河的意象,帮岸却是认真履行着职责,流露着阳刚气质,处子风华。
太湖城镇的原初意义实不过是商人有钱以后为自己修建的心灵栖息处,随缘随愿之间构成的园林也是后来的斯文雅事。周庄、同里、南浔、乌镇、西塘等六镇,组合成一种文化固态,这些古镇的城镇格局、街市规模、民居院宅,以至园林小品都呈现出一种较为大气和高雅的品质。